基于综合附加阻尼的直流配电系统稳定控制

来源 :山东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XDZL1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流配电系统可以灵活接纳直流型分布式电源与负荷,快速隔离交直流故障,无需相频控制,在提高输送容量、增强供电质量方面具有更加优越的性能,同时直流配电系统在调节新能源发电、交直流负荷与大电网之间的矛盾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灵活的运行方式也对控制系统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故本文主要针对直流配电系统动态特性、稳定性分析和阻尼控制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工作,本文主要工作归纳如下:(1)分析了直流配电系统的几种典型拓扑结构,建立了三相两电平电压源型并网换流器的数学模型,并依据应用场景的不同,研究了电压源型换流器几种典型的外环控制策略。(2)建立了以动态导纳为基础的下垂控制小扰动稳定性分析模型,分析了直流线路电阻、电感参数变化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利用奈奎斯特判据对系统输入/输出导纳比进行建模和分析,以评估系统的整体稳定性。提出了基于复合补偿的综合附加阻尼稳定性提升控制策略,对比分析了补偿前后系统的稳定性,通过仿真软件搭建多换流器并联的辐射型直流配电系统模型进行时域仿真,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增强系统阻尼,达到抑制直流母线电压失稳的效果。(3)建立了电压源型换流器、直流线路和恒功率负荷的频域模型,对直流配电系统的频域模型进行降阶处理,分析了下垂系数、直流线路参数以及负荷容量变化对系统振荡频率的影响,发现下垂控制器和恒功率负荷的负阻尼特性易引发高频振荡,据此提出了基于线路参数的前馈补偿下垂控制方法和改进虚拟阻抗的高频振荡控制器设计方法,对补偿前后系统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搭建了直流配电系统模型通过对频域、时域仿真验证理论分析的正确性以及所提方法的有效性。本文针对直流配电系统展开研究,建立了直流配电系统的数学模型和频域模型,分析了造成直流配电系统失稳的若干因素,并基于综合附加阻尼对直流配电系统阻尼特性进行校正,从而能够保障直流配电系统在负荷变化时可以稳定运行,增强抗干扰能力。
其他文献
电缆中间接头在电力输送中起着衔接、过渡的作用,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电缆中间接头对敷设水平要求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受安装工艺、周围环境以及外力破坏等因素的影响,可能导致中间接头与电缆本体的复合界面处出现导电杂质、划痕、水分等缺陷。在中间接头投入运行后,缺陷部位会出现电场畸变现象,长期运行可能会引发局部放电,甚至造成接头击穿,严重影响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因此,研究电缆中间接头电
企业必须重视新产品的科研投入和开发,以新产品占领市场,进而巩固市场,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然而,我国医药行业普遍存在一个问题,即大多数企业只进行低水平的重复生产,导致整个行业的效率低下,技术创新能力弱。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医药产业虽然在资金和研发投入方面力度有所上涨,但依然处在整个医药制造业产业链的中下游。因此,在国际国内市场的双重挤压下,要寻找新的发展机遇,转变发展方式,发展质量和效益
随着科技快速发展,很多行业都在往数字化方向转型,金融领域中的抵押贷款面临着数字化管理升级的问题。传统抵押贷款平台大部分使用中心化方式存储数据,数据容易泄露同时很难共享,对用户而言,业务流程繁琐,隐私信息泄露问题令人担忧。区块链技术的特点包括分布式、不易篡改和可追溯等,本文在对金融贷款体系的特点做了深入分析和研究之后,将该技术引入到传统的系统平台中,形成联盟链。联盟链中不存在中心机构,每个链上的节点
何处是"西洋"在现代汉语里,"东洋"指的就是日本,"西洋"则泛指欧美等西方国家。这与古代中国的"东洋"和"西洋"的含义及地理范围是很不一样的。"西洋"一词在宋代就已出现,而作为一个地理概念则始于元代,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按照传统的划分方法,"西洋"是指现在文莱迤西,即以今天的文莱为东西洋的分界线,菲律宾群岛、加里曼丹岛称为"东洋"之国,东南亚的其他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南半岛、
期刊
伴随互联网应用的普及,餐饮外卖行业得到快速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电脑上的外卖网页、APP等浏览和订购外卖,实现了足不出户便可尽享天下美食的愿望,这使得外卖受到许多人,尤其是年轻消费者的喜欢。外卖行业的出现不仅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同时刺激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在近几年来,在外卖市场的规模在不断扩大的同时,订单量和交易金额也保持飞速增长。在外卖行业规模快速扩大的同时,伴随而来的是无数的外卖食品安全问题。
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储能系统等日益增长的需求,可充电锂离子电池和超级电容器作为能源储能器件较具前途,从而引起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然而在这些器件的工作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因素如充放电过程中产生的材料相变和体积变化等容易导致其容量的衰减。在锂离子电池领域,硅基材料因其远超石墨负极(372 m Ah g-1)的高理论比容量和低电极电势成为了极具潜力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之一,然而在脱嵌锂过程中存在的体积膨胀等
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物质基础,及时监测土壤含水率和土壤温度能够提高农作物品质和产量。为设计适用于生态无人农场的土壤监测设备,本文阐述了土壤环境监测系统研究现状,提出了基于无线传感网络的生态无人农场土壤环境监测系统。详细分析了土壤环境监测系统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三层结构的具体应用技术,设计了系统的总体方案。感知层根据生态无人农场农作物管理需求,设计了基于Lo Ra的小麦田无线传感网络,包括六个传
脉冲功率技术在军事武器、民用工业和航空航天等多个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基于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的脉冲电源有利于电源装置的小型化和轻量化,是脉冲功率技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在高温超导脉冲变压器中,原边储能绕组通常采用超导饼式线圈用于储能,副边绕组采用常导(铜)饼式线圈用于感应高幅值的脉冲电流。本文阐述了超导体基本模型、交流损耗的分类和计算,论述了计算交流损耗的数值方法——H公式法。分析了基于高温超导
脑卒中和交通事故患者人数逐年增多,由于医疗资源不足以及分配不均,术后肢体功能康复也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外骨骼机器人在重复性和稳定性方面具有先天的优势,十分适宜开发为助老助残设备,能够长时间、重复性地对患者进行准确的康复训练,完成训练的同时解决了传统康复治疗的一些弊端。同时云平台技术的不断发展,可以与康复设备相结合解除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实现医生与患者之间远程信息交流和康复训练。本文首先对人体下肢
工业生产线中搬运抓取工件主要借助人工控制或利用预先示教的工业机器人完成,这种方法生产成本高,灵活性较差,有着明显的不足。机器视觉与工业机器人相结合应用于工件的分类识别与定位可以有效的提高抓取作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本文通过构建双目视觉机器人识别与定位抓取系统,分析研究并优化多类型工件的图像预处理、识别定位与机器人抓取的关键技术,为工业生产中基于视觉实现识别定位与机器人智能化抓取研究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