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o99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等学校是一个生态系统,人才培养就是学生这一生命主体在高等学校这一特定环境中的生态发展过程,人才培养质量就是学生这一生命主体与其所处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人才培养质量的生态学解析,就是借用生态学理论和方法论原则,运用其所确立的研究视角,以学生生命的充分发展为目的,从个体、群体、群落、生态系统各个层次之上,以课堂环境、专业环境、学校环境和社会环境为纵向尺度,以课程生态、专业生态、师资生态、管理制度生态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环境对于人才培养质量的影响,探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方法。以生态的视角,课程是学生的“食物”组分,课程结构就是“食物”结构,教师、学生、社会通过课程形成生态链条,实现生态循环。在知识传递过程中存在着能级衰减,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净次级生产量”,即能够为社会利用的知识,因而,教师是主导因素,学生是关键因素,社会需要是课程选择的重要依据。在社会环境作用下,课程结构正在发生演化,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也在发生改变,增加课程数量,变革课程结构,提高课程转化效率,和谐课堂关系,开发学生学习能力,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专业是同“种”学生的集合,是“种群”,专业体系是“群落”。专业生态位、专业规模与环境容纳量、专业内外的竞争与种群波动、专业体系的多样性发展,都对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竞争是专业间和专业内学生间生态位分化和协同进化的促进力量,竞争导致了非均衡发展和多样性发展。合理规划,采取“有计划”的投入方式,保持资源投入的生态弹力,促进环境异质化,扶持新的优势专业发展,等等,都是提高专业适合度、促进专业多样性发展和环境优化、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有效策略。教师与学生是一种共生关系,教师是最重要的质量资源。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生态演化过程,演化动力来自于教师内在的发展需要和外部环境压力,通过竞争发生作用。教师队伍的结构隐含着复杂的生态格局和演化信息。教师流动是保持教师队伍活力的前提,但断层演替会导致教师队伍整体水平下降和学校学术地位降低。因此,要建立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其他人员的协同进化机制,形成有力于教师发展的校内政策,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实现教师队伍结构和功能优化。而且,要建立合理规范的教师流动机制和资源补偿机制,保护欠发达地区、低层次高校的合法权益,维护高等教育系统的生态稳定与平衡。教学管理制度通过规约教师与学生的行为、协调教学活动中的各种关系、控制教学活动的运行过程,保证人才培养目标实现。制度结构要素完整和要素功能协调是管理制度功能实现的基础。教学管理制度受到学校制度环境和社会制度环境的制约,在校内,需要建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制度建构原则和“办学理念与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管理制度——教师管理制度——学校其它管理制度”的制度建构路径,在内外制度的关系上,应赋予高校制度创新的生态空间,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渠道和协同进化的制度演化机制。政府应协调高校与社会的关系,为人才培养创设有利的社会环境。高等学校人才培养是一个人工生态系统,也是一个非完全系统,因而,需要采取生态保育与优化策略,即通过人为干预,协调高等学校内部各生态主体之间、高等学校与外部社会环境之间、生态系统内各生态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方式,调控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信息流,保持生态系统的和谐、平衡、稳定,促进生态演化与发展,保证生态条件资源的丰富度和环境的生态承载力,为人才培养及其质量实现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高等学校要从教学条件、课程、专业、师资队伍、管理制度、思想文化等方面进行环境建设,以生态监测与评价为主多种手段并用,立足于本校的现存结构基础,制定政策、实施干预,以使学生能够在优质的生态环境中获得高质量的发展。
其他文献
网络期刊随着网络业的发展而迅速发展.作者对网络期刊的含义、特点、形成过程、形式、优势、管理模式、出版运作、发行、趋势等进行了探讨,以便有利于网络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来的,十年来,我国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经济总量去年已经超过了日本,成为世界上按GDP计算的第二强国。这些成绩的取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
本文简要阐述了信息需求的变化对农业研究所图书馆的影响,分析了农业研究所图书馆的现状与网络化建设的必然性,并探讨了农业研究所图书馆网络化建设应注意的有关问题
"佘祥林案"一石激起千重浪,刑事案件质量问题再度引起全社会深度关注。困扰公安机关提高刑事案件质量的问题到底在哪里?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是什么?从剖析影响刑事执法办案质
为了解决城市电力负荷的短期预测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考虑日周期性的短期自回归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城市集体负荷的日周期性,采用自回归的方法进行预测,并对预测的结果进行
中国海警刑事执法证据标准,关系着海上刑事侦查能否顺利进行,能否有效地打击海上各种犯罪活动。现行海上盘查、搜查、口头传唤、拘留等侦查措施的证据标准,存在一定程度地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