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双曝光相机的动态HDR成像系统设计

来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nm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现实生活中,真实场景和人眼能辨别的亮度范围可以高达105cd/m2以上,而普通图像传感器能捕获的亮度范围不超过103cd/m2,可见普通成像设备采集的图像从真实场景获取的信息量远远小于人眼对真实场景所能感知到的信息量。近几十年来,高动态范围(High Dynamic Range Image,HDR)图像合成技术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人们对高质量图像的需求得不到满足这一现象。目前,HDR图像合成技术的主要方向是基于多曝光融合算法实现,它的原理是利用多幅不同曝光的低动态范围(Low Dynamic Range Image,LDR)图像,通过融合算法来获取更高动态范围图像的技术。对于HDR图像的获取,当下主流方向依旧是对软件算法的不断优化,实时性差且大多数融合算法都只基于静态场景图像的处理,不能实现对动态场景HDR图像的实时获取。基于这一原因,本文研究设计了基于双曝光相机的动态HDR成像系统的实现方案,并开展了以下工作:(1)通过以下两方面的深入调研,展开对HDR图像合成技术的理论分析和嵌入式系统的架构分析:(1)针对现有国内外优秀多曝光融合算法,从成像效果和硬件适用性等方面对它们进行分析与比较,设计适用于硬件实现的多曝光融合算法方案;(2)对现有HDR成像的嵌入式系统进行研究和分析,设计能够实现HDR成像的硬件架构。(2)研究并设计双曝光相机和HDR图像合成硬件平台中的算法。设计双曝光相机中的双曝光算法,为多曝光图像融合算法的实现提供最大动态范围的双曝光图像序列。分析金字塔分解式多曝光融合算法和分块多曝光融合算法的实现原理,从算法流程和硬件实现等多方面比较两种算法的优缺点,并从硬件实现角度对分块多曝光融合算法提出改进,使该算法能够移植到FPGA和ZYNQ中并实现。(3)设计双曝光相机和HDR成像的硬件平台。基于FPGA和ZYNQ设计可输出双曝光图像序列的双曝光相机和能够实现多曝光融合算法的硬件平台,它们共同组成本文设计的动态HDR成像硬件系统。该硬件系统具有双曝光图像序列输出、图像预处理、融合算法的实现和HDMI显示等功能,为动态HDR成像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提供硬件基础。(4)实现双曝光相机和HDR图像合成硬件平台中的算法。设计RTL级的双曝光相机算法模块和改进后的分块多曝光融合算法模块,包括图像数据的采集和缓存、图像最佳曝光时间的计算、图像的分块统计、熵值和权重的计算、像素融合、HDMI显示等功能模块。并对实现上述功能模块的Verilog代码进行功能仿真和时序仿真,同时将代码下载到FPGA和ZYNQ中进行实际的测试分析,提出并解决测试过程出现的问题和困难,最终在本文设计的硬件系统上实现对动态场景的HDR成像。经过实际场景测试,本文研究设计的基于双曝光相机的动态HDR成像系统基本实现,能够实现对真实场景进行HDR图像的实时获取,且具有高集成度、高稳定性、低功耗和成像效果显著等优点,可以运用到不同的场景和领域,具有较好的运用和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随着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无线设备的广泛应用,相同频带内频谱占用复杂,设备间电磁干扰日趋严重。在工业应用、野外电磁监测和高压电气控制等复杂电磁环境监测中,系统需具备应对各种复杂环境的能力。电磁环境或因设备数目多存在邻频干扰或同频干扰,或因某些发射设备功率大存在强电磁信号噪声,或因设备天线暴露环境中而极易受到电磁干扰。造成的影响包括设备过载、频谱阻塞以及目标信号丢失等情况。因此针对复杂电磁环境监测平台
频率选择表面(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FSS)作为空间滤波器,广泛应用于电磁隐身技术等空间电磁波调控技术领域,随着电磁领域的不断发展,由于无源FSS滤波性能无法改变,无法满足日益复杂的电磁环境,因此衍生出了可重构频率选择表面(Reconfigurable Frequency Selective Surface,RFSS)。本文主要针对FSS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和应用方面
强化学习在解决现实场景中的复杂问题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例如在围棋、机器人和游戏领域。然而,这些成功却必须依赖于这些场景中存在的完美模拟环境,强化学习算法通过和环境的交互不断试错,从而学习出最优的策略。然而,在一些更复杂严苛的现实场景,例如复杂工业系统控制,仅仅存在着历史数据而并不存在着完美的模拟环境。传统的在线强化学习算法会由于优化策略和行为策略分布不一致而产生分布漂移得现象,导致其无法仅从离
卫星通信在日益增长的网络、业务、高速数据传输的需求下不断朝大带宽、高频谱效率的方向发展。新一代数字电视广播标准DVB-S2X的提出,给卫星通信系统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卫星信道中的行波管放大器(Traveling-Wave Tube Amplifier,TWTA)产生了强非线性和记忆效应,DVB-S2X系统在发射机的预补偿和接收机处的后补偿可以使系统的非线性失真得到更好的恢复。本文针对DVB-S2X卫
随着经济的发展,居民对建筑室内装修的要求不断提高。在实际建筑装修过程中,建筑室内吊顶及顶棚是重点装修部位,它们的施工质量会直接影响建筑内部的装修质量。基于此,本文研究和分析了建筑室内吊顶及顶棚装修施工处理技术,以期促进我国建筑装饰装修行业的发展。
随着电力产业的不断发展,高压电气设备电压等级不断提高,具有更高密封性要求的设备如GIL的局部放电检测难度日益提升,传统利用内、外置式传感器的检测方法都在不同程度上遇到了应用瓶颈。针对该问题,本文以UHF法为参考,根据缝隙天线原理,提出了一种高压电气设备局部放电测量新方法:利用GIL、GIS等高压电气设备外壳上已有的壳体缝隙结构,通过分析优化作为传感天线,实现对设备局部放电的检测。本方法在局部放电测
在互联网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当代,财商被越来越多的人认为是人生成功的关键,是当代社会所具备的和智商、情商同等重要的基本素质。本文从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等环节着手,就如何提高大学财商水平提出了建议。
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pneumoniae)是一种革兰阴性病原菌,近年来其多重耐药性(Multidrug-resistant,MDR)成为医疗行业和畜牧业的一大挑战。多粘菌素(Polymyxin)被称为人类治疗革兰阴性病原菌感染的最后一道防线,该抗生素在禽类养殖场中的大量使用导致了多粘菌素耐药细菌的广泛传播。多粘菌素的耐药性机理主要通过基因组突变(如mgrB基因的突变,其耐药性不可转移
近年来,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不断上升,设施园艺机械化生产的需求日益迫切。传统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跨度小、脊高低,不利于室内机械化操作,设施构型逐步向大空间、少立柱、标准化的方向发展。秉承这一理念,生产中出现了一种新型大跨度薄膜温室,在塑料大棚的基础上增大跨度和高度,并增加外保温被,在许多地区获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跨度和空间的增大对结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之近年来极端天气频发,园艺设施的破坏倒塌事故
鬼成像,又称关联成像,是近几十年发展起来的一种新体制光学成像。由于其非定域性成像特性,在抗噪声、抗湍流扰动等方面具有巨大优势,成为了光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前沿技术。计算鬼成像(CGI)通过计算的方式获得参考光场,不再需要参考光路,大大简化了系统,拓宽了鬼成像的应用领域。基于光纤相控阵的计算鬼成像系统,借鉴大功率光纤激光合成技术,以光纤阵列作为赝热光源,多通道接收信号光,提高散斑场的投射速度的同时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