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轮廓信息的二维颅骨图像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山东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hwg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生物特征的识别技术近些年来研究很活跃,目前在指纹、虹膜、人脸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功,有些技术已经应用到了门禁系统、安全系统等需要身份认证的场合。但单独的任何一种生物特征鉴别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为了加大防伪力度,采用多种生物特征识别技术的融合是人们研究的热点。颅骨识别作为一种新的识别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以颅骨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颅骨的轮廓形状提取特征进行个体识别。在特征提取过程中,对一些算法进行了研究,并做了大量实验,主要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研究了大量国内外有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分析总结了颅骨识别的意义与目的;对颅骨图像进行预处理,通过多种方法的比较,选择了适合的轮廓提取方法,为特征提取打下良好基础;针对颅骨的轮廓曲线,利用几种传统的边界曲线描述方法进行特征提取,通过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与比较。其次,研究了一种边界描述函数----极半径均差函数,提出了利用极半径均差函数与切比雪夫正交多项式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了一种新的切比雪夫描述子。通过实验,证明了切比雪夫描述子的平移、旋转、尺度不变性以及较好的抗噪能力。利用切比雪夫描述子来对不同的颅骨轮廓信息进行特征描述,取得了较好的识别效果。再次,根据不变矩理论,我们提出了利用同心极半径不变矩来进行颅骨轮廓描述。利用以轮廓重心为圆心,不同的极半径值为半径的多个同心圆把轮廓划分成几个区域,从而构造出了同心极半径矩来进行轮廓描述。从理论到实验都证明了同心极半径矩的平移、旋转和尺度不变性,对相似图形有较好的区分能力,鲁棒性较好,对颅骨的轮廓信息有较好的描述能力。最后,讨论了几种分类判别的方法,通过大量实验选取了适合本课题的分类方法。我们针对颅骨的轮廓曲线来研究特征提取的方法,比较了原有的算法,并且提出了几种新的算法,通过大量的实验说明了这些算法的稳定性,同时证明了颅骨识别是生物特征识别的一种很好的手段。
其他文献
微型飞行器与地面的通信中,不仅要向地面传回实时的视频数据,而且要向地面传输微型飞行器本身的下行遥测数据。为了避免用两个独立信道传输遥测数据和压缩后的视频数据,本文
在过去几年中以IP电话为代表的因特网语音通信得到了高速发展。通过因特网进行语音通信的关键技术是VoIP技术,可以说,因特网语音通信是VoIP技术的一个最典型的、也是最有前景的
近年来,随着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的快速发展,基于位置的服务以及与此相关的一系列无线应用逐渐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IEEE802.11 WLAN标准问世使
本篇论文主要研究在无线Ad Hoc网络环境下,TCP性能分析及改进方案。移动Ad Hoc网络是一种无中心、自组织并且主机可以自由移动的无线网络。网络拓扑结构随着这些移动节点的运
Turbo码,LDPC码(低密度奇偶校验码)均具有接近Shannon限的性能,是目前便译码研究的热点。Turbo码在低信噪比情况下的性能优于其它各种编码方式。而LDPC码的描述简单,具有较大
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在目标跟踪领域已经有很多较为成熟的算法。随着机器学习理论与实践的发展,采用带有自学习机制的跟踪算法得到了稳步的发展。这类基于在线学习的目标跟踪
本文对DVB—H系统的信道估计技术进行研究。根据DVB—H不同的应用环境,把信道估计分为慢衰落信道估计和快衰落时变信道估计。对于慢衰落信道,在研究传统算法的基础上对LS算法进
随着通信与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视频采集技术被应用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基于视频采集技术的现场监控系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安全和方便。 针对偏远、环境恶劣地区或不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一种新型的无基础设施的无线网络,它集成了传感器、嵌入式计算、分布式信息处理和无线通信技术,是通信和计算机科学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无线传感器网络能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