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身反应法创立之后,中国就引入了该教学方法,主要应用于英语教学方面。近年来,全身反应法开始引起对外汉语教学界的关注,但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国内的对外汉语研究多以成年人为考察对象,对于少儿以及青年学生尤其是泰国的中小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基础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较为滞后。本篇论文将以笔者实习的廊曼宝石中学的汉语课堂为研究对象,通过走访问询、教学实验和课堂测试来分析全身反应法在汉语课堂上的适用性,并论证全身反应法在教学上应用的可行性以及教师在利用全身反应法进行课堂教学时应注意的事项,旨在为泰国的中学汉语课堂提供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笔者首先通过走访问询,了解到了学生的来源。随后设计了调查问卷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汉语的兴趣、学习习惯以及期望的汉语教学模式;其次,通过设计课堂实验,以课堂关注度为标准对比分析了泰国本土教师的传统教学方法和依据全身反应法设计的课堂教学方法异同;再次,通过设计课后测验并分析所得数据,判断哪种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汉语水平更有效;最后,根据自身教学经验,对于全身反应法课堂给出了一些建议。并得出以下结论:全身反应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具体情况与别的教学法相结合使用,一切以学生为本;全身反应法对课堂纪律有着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掌握和理解两国文化差异,尤其是身体动作和词汇的文化含义的异同;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灵活运用全身反应法。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图片、表演等方式进行;在有限的课程时间内教授旳身体动作要适量、适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