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饲养方式对淘汰期蛋鸡肉用性能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ans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淘汰期蛋鸡肉用性能、血浆生化指标等影响,试验素材为新杨黑鸡,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方法进行试验,将淘汰期新杨黑蛋鸡90只随机分成三个实验处理,分别采用笼养、室内平养以及林下散养的饲养方式,实验为期50日。实验结束后采集屠宰性能,风味物质含量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等各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不同饲养方式对淘汰期蛋鸡屠宰性能、风味物质含量以及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饲养方式对淘汰蛋鸡活重和屠体重影响显著,笼养组活重和屠体重显著低于平养组(P<0.05),平养组产肉性能最高,林下组其次,笼养组最低。2.不同饲养方式对淘汰期蛋鸡屠宰性能中屠宰率和全净膛率影响不显著(P>0.05),半净膛率笼养组显著高于林下组(P<0.05)。3.不同饲养方式对淘汰期蛋鸡肌肉品质影响显著。胸肌肉色、剪切力林下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粗脂肪含量笼养组极显著高于平养组和林下组组(P<0.01);胶原平养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腿肌肉色林下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剪切力笼养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系水力林下组显著大于其他两组(P<0.05);粗蛋白笼养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粗脂肪含量笼养组极显著高于平养组和林下组(P<0.01);胶原林下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4.不同饲养方式对淘汰期蛋鸡鲜味物质含量影响显著。其中谷氨酸含量三组差异不显著(P>0.05),但谷氨酸以及总氨基酸含量林下组最高,笼养组其次,平养组最低;肌苷酸含量林下组显著高于其他两组(P<0.05)。5.不同饲养方式对淘汰期蛋鸡部分血浆生化指标影响显著。血浆蛋白含量林下组显著高于笼养组(P<0.05);谷草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含量林下组极显著高于笼养组和平养组(P<0.01);乳酸脱氢酶和磷酸肌酸激酶活性笼养组和平养组极显著高于林下组(P<0.01);血脂含量笼养组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5)。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鲍曼不动杆菌外膜蛋白W(OmpW)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OmpW在鲍曼不动杆菌多重耐药及致病机制中的作用提供基础。方法:在Pubmed检索OmpW信息,选取外膜蛋白W特定的氨基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