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矿区复垦土壤的菌根修复技术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tian7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我国矿区土壤侵占严重、质量恶化的局面,研发有效的矿区土壤修复技术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之一。菌根技术由于其具有高效低耗、简单易行、生态效益显著、促进生态平衡的特点,在矿区土壤修复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但对于菌根技术修复矿区土壤的效果以及土壤修复过程中微生态特征变化等方面的研究较少,菌根对矿区土壤有机碳积累的影响鲜有报道。因此,本论文利用菌根技术,以活性污泥添加构成的矿区复合基质为修复对象,在优化复合基质配比的基础上,对矿区复垦土壤的修复效应、土壤修复过程中微生态变化规律以及修复土壤有机碳累积性能的变化等做了系统的研究,获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盆栽试验研究获得矿区复合基质的较优配比:培养60d后,20%-40%污泥添加量的复合基质pH值为5.5~7.5,基质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等养分指标均处于较丰富或丰富的营养等级,适于三叶草生长,为矿区复垦的较优配比。可实现矿区免施化肥复垦。复合基质-AMF (arbuscular mycorrhizal fungi)组合的试验结果表明,污泥添加量为20%、30%的A2、A3配比基质中种植黑麦草接种摩西球囊霉菌(Glomusmosseae,简称G.m)盆栽实验2年后,其基质容重和孔隙度、有机质及氮磷钾元素的变化量均高于污泥添加量为10%的A1配比,黑麦草的菌根侵染率与菌根依赖性均相对较高。因此,A2-G.m、A3-G.m为矿区复垦技术的较优组合。A3复合基质-G.m组合修复的现场试验表明,矿区复垦土壤的容重、孔隙度及持水量等和有机质均随时间而逐渐改善;矿区复垦土壤酶活性随时间而逐渐提高,且接种处理的变化量均显著高于未接种对照(p<0.05)。矿区复垦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多样性的Biolog微平板法分析表明,添加污泥处理的AWCD值增长较快,Biolog微平板培养60h的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和McIntosh指数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污泥的添加显著提高矿区复垦土壤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和常见物种种类,且可达到群落组成均一。矿区复垦1年和2年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和功能多样性均高于复垦前土壤,表明矿区的复垦过程对于增强土壤微生物活性意义重大。矿区复垦土壤SOC的动态变化分析表明,不同处理复合基质中SOC含量均有所升高。AMF分泌的球囊霉素相关土壤蛋白(Glomalin-related Soil Protein,GRSP)随复垦时间逐渐增加,土壤有机碳与TG及EEG之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说明AMF所分泌的GRSP对矿区复垦土壤有机碳积累具有直接作用。AMF及其分泌的GRSP对土壤有机碳积累的作用机理为通过增加植物固碳量、促进土壤团聚体形成保护土壤有机碳、改变土壤微生境增加土壤有机碳等方式促进土壤有机碳的积累。
其他文献
大容量机组非计划停运(以下简称非停)会对电网系统造成很大的扰动,甚至破坏电网系统运行稳定。本文根据电网数据,对特定地区、一段时间段内机组因电气原因非停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
目的:探讨三无精神分裂症病人10年症状演变和治疗预后结果。方法:用 SANS、SAPS(中文版)每年四次评价病人症状和每月一次调查病人用药的资料。结果:在10年时间里病人阳性症状逐
目前,随着世界磷矿资源的贫化和枯竭,各国都在寻求新技术以进一步开发利用贫矿资源。我国中、低品位磷矿资源相当丰富,大多属杂质含量高、难选的胶磷矿,采用常规工艺很难获得
对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学生人格健全发展是小学阶段教育的重要任务。牡丹区第五小学针对因学生家庭经济收入偏低与文化生活贫乏、学生心理压力较大的情况,有针对性设
《临床医学概论》是五年制高职医药学校的重要专业课程之一,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的高速发展,医学专业知识在药品经营、药品管理和医药企业生产人才的培养中将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论文以理论研究与计算机数值求解技术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煤巷自燃的发展历程及其流固热耦合的参数特征,给出了煤巷在不同应力条件下渗流系数的非线性流固热耦合关系式,建立
<正> 阿勒泰专区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部,因阿勒泰山而得名。哈萨克语及维吾尔语皆称金为"阿勒屯",所以古代就有"金山"之称。全区辖有阿勒泰、哈巴河、吉木乃、布尔津、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