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区村落类型与人类福祉相关性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为例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xiong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不同管理单元景观格局的调整和优化是实现景观持续利用与管理的必要保证之一。从管理单元视角来分析景观格局特征的研究为有效解决景观“由谁调整”和“如何调整”的问题奠定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不同管理单元具有不同的自然、社会经济和景观特征,其人类的福祉水平也不同。因此,探讨和分析不同管理单元与不同人类福祉的关联性,就成为提高和改善人类福祉的必要前提。  本文以米脂县为研究区,探讨不同村落类型与人类福祉之间的相关性。首先,分析研究区的尺度效应。根据研究区的生活条件、生产条件和生态条件对研究区进行景观分类,通过在Arc GIS中重采样,计算研究区在不同粒度下的MoranⅠ指数和景观指数,分析研究区景观格局的粒度效应。从管理单元角度出发,采用MoranⅠ指数研究乡镇、村域PAFRAC值的空间自相关性,探讨研究区的幅度效应;其次,结合研究区的实际生产生活条件,构建研究区的人类福祉评估体系,通过情景设定人类福祉二级指标的权重,分析研究区人类福祉的空间分布规律;最后,探讨村落类型与人类福祉之间的相关性。在研究区村落分类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区的福祉状况,拟利用多元对应分析方法,分析不同村落类型人类福祉水平的差异,提出改善人类福祉的对策,以期为该类区域的人类福祉的改善提供数据支撑。研究结果表明:  (1)研究区景观格局特征。确定研究区的最佳适宜粒度为10m,,以景观管理单元作为分析幅度,分别从县域、乡镇和村域分析其景观格局特征,结果表明:县域耕地景观面积比例最大,草地景观、林地景观、耕地景观破碎化程度相对较轻,分布相对集中,其余景观分布较为分散,破碎化程度严重;各乡镇的主要景观类型是耕地景观、林地景观和草地景观,但景观结构特征有所不同;村域尺度中大部分村落的耕地景观面积比例最大,其次是草地景观和林地景观,其余景观面积比例较小,表明研究区景观分布极不均衡,特别是水体景观和建筑景观分布较为零散。  (2)研究区人类福祉定量化评估。通过情景设置人类福祉的二级指标权重,确定研究区的人类福祉,以期客观地定量化表达人类福祉,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的人类福祉重要因素不是收入,而是维持高质量生活的基本物质条件,这充分说明单纯的收入已经无法表征现在人们所感知到的福祉水平,提高居民的福祉水平不仅应改善居民的收入水平,更重要的是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水平,这就为如何提高研究区的人类福祉水平提供有效途径。  (3)村落类型与人类福祉相关性分析。综合系统聚类结果、研究区生态脆弱性程度和景观格局特征,将高渠乡村落分为三类,结合研究区的人类福祉水平,采用多元对应分析法分析研究区的村落类型与人类福祉之间的相关性,发现景观类型较多、多样性高,且社会经济因素较好的村落,人类福祉水平较高,而景观类型较少、多样性低,且社会经济因素较差的村落人类福祉水平较低。
其他文献
城市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复合系统,它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时空过程。而它的物质形态具有多样性,其印象的获得又是人们主观感受的结果。本文以历史悠久的草原文化名城—呼和浩
生态脆弱性较好地反映了生态环境对外界干扰的承受程度。一般情况下,脆弱的生态环境导致两方面:一是由于能量守恒定律,生态系统自身发生了不可逆的变化,逐渐失去恢复能力;另
作为人类的生命之源,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资源,同时也是维持全球生态平衡的物质基础之一。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持续增长导致有限的水资源受到严重污染,另一方面又需要更多的水来满足我们工农业发展的需要。水资源短缺与污染之间慢慢的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因此我们需要有一套科学的水资源应用措施。河南省安阳市属于我国的半湿润地区,对于当地的社会发展水资源存在着比较大的缺口。在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
目前,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大城市发展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交通拥堵现象明显,城市环境质量不断下降,雾霾、沙尘暴天气频发,城市半城镇化问题突出,进城人口市民化难度大。如何缓解大城
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乡村社区旅游开发热潮,其中,依托乡村特有的文化遗产,成为众多乡村社区旅游开发的资本与基础,文化遗产型乡村社区通过旅游开发,改变了乡村社区的发
一般来说,“学困生”约占学生总数的10-30%。“学困生”的形成原因和转化方法各种各样的,但要彻底“根治”并非易事,这需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对症下药。  一、“学困生”形成的原因  1.非智力因素是“学困生”形成的前提。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因素通常可分为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包括记忆力、观察力、思维力等。智力因素对于学习的贡献率是9-12%,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兴趣、个性心理因素和自我
政府旅游营销是指旅游目的地政府为了增加旅游市场竞争份额,提高旅游目的地的知名度,取得更多旅游收入,政府组织以公众价值为导向,将市场营销理论和方法应用于公共管理和服务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