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公共交通空间覆盖度评价研究——以济南市为例

来源 :山东建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sh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已普遍成为制约各大城市发展的危机。机动车数量的大幅增加加重了城市道路的负荷,由此造成的拥堵问题严重困扰了城市居民的出行和日常生活。调查数据分析表明,在同等服务水平的情况下,私家车与公交车占用道路资源的面积比为15∶1;公交出行能节省80%~90%的路面占用。公共交通较其他出行方式相比,人均占用能源和道路资源最少,产出噪声和大气污染最低,是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绿色高效的出行方式。  济南市“东拓西进”的空间发展战略使城市发展呈现“带状”结构布局,市中心的交通拥堵问题尤为突出,严重阻碍了济南市的经济发展。因此城市公共交通建设对济南市的经济发展意义重大。合理的优化建设济南市公共交通系统,建立科学系统的城市公共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是解决济南市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  论文根据当前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发展现状的特点,选取不同层次、多个方面的评价指标来反映城市公共交通的空间覆盖度情况,并给出指标量化和分级评价阈值,以及城市公共交通空间覆盖度评价流程。研究以济南市为例,收集了济南市的基础地理地图、公共交通线网图,以及城市人口等数据,以ArcGIS软件作为数据分析工具,选取城市主、次干道划分分析单元,利用基于城市建设用地的人口空间化方法,计算得到济南市公共交通需求的空间分布数据,并将其统一到分析单元中。依据建立的空间覆盖度评价指标体系,对济南市公共交通空间覆盖度评价指标进行计算,并根据分级阈值对分析单元的各指标情况进行评价,来反映济南市公共交通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经过评价发现,济南市的公共交通资源主要集中在二环以内的主城区,并由中心向周边城新区呈递减趋势;主城区的城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明显优于新城区;新城区的人均公交资源配置较主城区的更充沛;济南市城市公共交通线路在主城区有较高的重复度,可以通过对线路的优化调整使其更好地为城市交通系统服务。  论文研究的意义在于将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空间分析原理和功能运用到城市公共交通系统的评价中,与相关GIS软件相结合形成一种特殊的城市公共交通空间分布分析方法,分析并评价城市拥堵问题和交通基础设施合理布局的问题;公共交通是复杂系统,利用两个领域边缘相互交叉融合的新方法评价现有公共交通的空间分布和覆盖,来支撑合理规划,有利于拓展交通规划中方法的创新,从而为公共交通的服务性评价工作提供先进的技术支持和直观的数据结果。
其他文献
公共交通在解决城市拥堵、环境污染,提高交通安全方面有显著优势,因此我国大力提倡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公交专用道可以为公交车辆提供专用路权,为公交优先创造客观条件。然而,在我
磁性纳米材料因其特有的物理化学性质,如量子尺寸效应、介观效应以及量子隧道效应受到广泛关注。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磁性纳米材料,四氧化三铁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
光虚拟专用网,是最具智能光网络特色的业务。这一业务的开展不仅能为运营商减少网络建设和运营成本,而且能使客户具有控制和管理所在专用网相关资源的能力,就像拥有自己的光
由于Web技术的迅猛发展,Web系统功能愈加丰富多彩,传统的Web系统仅用于信息发布,而如今的Web系统应用,如购物网站、论坛、微博功能愈加完善,不仅有信息发布,还有网民娱乐、购物、聊天等功能,功能的完善意味着这些网站安全问题的突出,许多网站存在头像上传、附件上传等功能,由此便产生了文件上传漏洞,安全管理者和安全运维者的责任则更加突出,安全问题亟待解决。
基于条纹反射的面结构光三维面形测量技术根据由待测镜面物体反射的变形条纹来检测物体表面的梯度分布,根据此测量梯度重建出物体三维形貌,具有非接触、高精度、高灵敏度和结构简单等优点,在对眼镜、汽车车体喷漆表面以及抛光模具等镜面以及类镜面物体的面形检测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对基于条纹反射的类平面镜面太阳能电池硅晶片表面质量检测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了基于质量导向的相位展开方法。然后对条纹反射系统的
负电子亲和势(NEA)光电阴极,由于其优异的性能,自从发现以后一直受到各国广泛的关注和研究。目前我国在光电阴极研制方面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但是与国外的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
随着信息革命的发生和持续大规模的发展,光纤电缆开始逐渐地被广泛应用于网络中,“光进铜退”成了各种网络结构的主流。在接入网方面,各种光接入网方案也慢慢地开始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