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编竖版世界地图的诞生是地图界的“哥白尼革命”,它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看待“地球表层”的相对位置。笔者结合自身研究兴趣和学科培养目标发现,这在本应对地图动态极为敏感的地理教学领域并没有引起广泛关注。而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对于推动中学地理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颠覆学生原有“世界观”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研究在空间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知理论等理论的指导下,以“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为题展开研究,为我国中学地理教科书的完善提供参考和借鉴。全文共分为六章。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缘由、研究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研究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阐述了地图概念及分类,世界地图的演进历程,横、竖版世界地图对比及竖版世界地图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本论文的理论基础主要有:地理学的空间理论;教育学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心理学的认知理论。第三章: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全球”概念的知识点筛选。本章介绍了对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具有“全球”概念的知识点筛选方法和原则,依据的教科书为人教版高中地理教科书的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知识点筛选主要遵循“知识点讲解过程中需将世界地图作为辅助工具”和“知识点需具有‘全球’概念”两原则,依据这些原则和方法共筛选了10个知识点。第四章,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价值初判。本章节主要运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河南省部分高中地理教师展开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竖版世界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但在某些知识点应用时优势不突出,大多数被调查教师对竖版世界地图引入高中地理教材呈支持态度。第五章,新编竖版世界地图在高中地理中的教学实施及效果检验。本章节通过对“时区和区时”、“南北极地区形状及其与周边地区关系”两个知识点的实际课堂教学效果检验,验证了上一章节中对教师问卷调查结果的准确性。检验结果表明,相对于横版世界地图来讲,竖版世界地图在“时区和区时”知识点的教学中应用优势并不明显,而在“南北极地区形状及其与周边地区关系”的教学应用中优势突出,这与教师问卷调查的结果相吻合,进一步说明,教师问卷调查结果具有一定可信度。第六章,结论与讨论。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结论:新编竖版世界地图有助于培养公民立体的“世界观”;竖版世界地图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具有应用价值;竖版世界地图有必要引入高中地理教材;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应灵活选用不同版本世界地图。最后提出了本论文的不足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