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网融合”的出现源于技术的进步与发展,但其影响与意义又远超出技术的范畴,涉及政治、经济、文化乃至国家安全与竞争力塑造的多个层面。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在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尚不充分的状态下,被置于三网融合这一重大发展战略的核心位置。本文将产业组织理论与竞争理论应用于中国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研究,以对三网融合与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的梳理为逻辑起点,检视三网融合背景下有线电视行业的生存环境、生存方式及其与电信、互联网等行业之间关联方式的变化,探讨有线电视行业产业链的演进路径,把握行业未来发展进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机遇与挑战。以此为基础,提出有线电视核心竞争力塑造的途径与手段,提出符合中国社会经济现实与中国有线电视电视行业现状的竞争战略。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有线电视网与通信网、互联网同步演进,一系列变革发生在基础技术、业务形态、市场结构、产业形态和生存方式等各个方面,并向着产业链融合与信息产业融汇的方向持续发展。有线电视行业的传输能力得到提升,网络功能得到拓展,同时也因行业垄断优势的逐步消失而面临更加严峻的市场竞争。中国有线电视行业的三网融合转型实践是在政府的主导下、以企业为主体进行的。在这一过程中,分散、弱小的行业先天不足、与信息产业运营模式不匹配的单一盈利模式以及突出的资金瓶颈对有线电视行业发展的制约与阻碍作用日益明显,成为亟待解决的困境与难题。美国有线电视的数字化转型是在“放松管制”的政策取向下进行的,以康卡斯特为代表的企业通过市场交易实现产权与资源的重新配置,并以企业间的兼并收购为手段在短时间内迅速完成整合与转型。中国的电信企业则是以三大全国性、全业务运营商为主体,从网络、产品、服务、品牌等多方面着手,实现由通讯服务商向综合信息服务商的转变。“市场化和产业化”则是美国有线电视企业和我国电信企业实现转型的共同前提。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中国有线电视的发展承载着多个层面的目标:从国家层面来看,有线电视行业被赋予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传播体系重要构成的特殊地位与责任;从产业层面来看,有线电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行业规模与实力的提升,并完成与信息产业链的对接与融合;从企业层面来看,收入利润的增长、竞争能力的提升等都是企业生存与扩张的基本需求。从有线电视行业自身来看,三网融合背景下的实践与转型正在促使有线电视的传统产业链分解,并形成新的网络状产业链结构。这就使得模块化分工成为实现有线电视产业链整合与创新的有效途径,而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资本运作能力、注重人才引进与培养则成为可供选择的竞争力塑造手段。从有线电视行业的发展环境来看,机遇与挑战并存,优势与劣势清晰;有线电视企业之间,以及与电信企业之间处于一种竞合博弈的状态之中,既形成了市场竞争,又存在着合作基础。因此,对有线电视行业而言,应对不同类型的业务进行差异化的战略选择:基于视频相关业务的防御性战略和基于信息服务相关业务的进攻型战略。其中,形成战略联盟和注重风险控制是影响上述战略实施的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