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16年互联网医疗广告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百度“血友吧”的高价转让,导致医疗信息互动平台被操控;辗转求医的魏则西逝世,其背后是不公正的竞价排名;两大事件一度将互联网医疗广告推向风口浪尖的位置,人们发现当今的医疗广告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甚至到了操纵舆论,购买信誉的地步,普通消费者难以识别,深受欺瞒之苦,互联网医疗广告对社会大众的生命财产和健康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也深深的破坏了医疗行业和广告行业的诚信度,影响其良性发展。在中国,互联网起步较晚但发展迅猛,借助互联网兴起的医疗广告行业更是一个新兴事物,虽然这方面的学术研究较少,但其对社会生活已然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对现行的监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动着监管体系不断完善。所以笔者从关注的现实问题入手,即首先将社会热点魏则西事件作为研究缘起,说明整个事件的发展经过与暴露出的问题,分析在事件中各监管主体发挥的实际作用和有待改善的地方,引入研究主题-互联网医疗广告。本文从互联网医疗广告监管的相关基础理论进行主题切入,为问题的发现、原因的解析和对策的提出奠定理论基础;接着从互联网医疗广告的发展现状分析中国互联网医疗广告监管存在的问题,以《广告法》、《互联网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医疗广告管理办法》为依据进行重点分析,结合现实情况和新闻报道,得出监管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监管部门的协调不力与监督人员和技术等力量不足,立法部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不够细化,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之间的利益勾结与道德丧失,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大众的效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并梳理各相关主体间的监管关系,从信息不对称、市场失灵、政府失灵的角度分析各利益主体如何在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间徘徊抉择,在监管职责与监管权益之间寻求平衡,最后结合中国监管实际,提出适合中国互联网医疗广告监管的对策,完善互联网医疗广告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使执法部门有法可依,强化执法部门的监管力量,推进广告信息的透明化和实时监测,加强行业自律组织和社会大众的力量,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希望通过政府部门、行业自律组织、社会大众多方的努力,建立一个有效的多层次监管体系,有利于规范互联网医疗广告行为,确保人们群众的生命健康免遭迫害,净化互联网医疗广告市场,促进社会的长久治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