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sp.-L1)对牛粪低温沼气发酵微生物菌群变化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新疆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rp_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沼气发酵技术虽然在我国广泛推行,但因温度是沼气发酵的制约性因素。我国北方地区以及新疆本地区冬季寒冷漫长,普遍存在沼气发酵冬季产气量低的问题,沼气发酵的潜力不能充分的发挥,低温是影响沼气推广及制约发酵效率的主要因素,研究添加外源菌剂对低温环境下的微生物菌群变化具有非常大的现实意义。本试验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技术对添加粪肠球型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1菌)牛粪低温沼气发酵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在沼气发酵反应器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1菌剂(0、1%、5%、10%),放置于15℃恒温培养箱中进行发酵。记录日产气量,并在发酵不同阶段分别取菌泥提取总DNA,利用高通量测序和宏基因组技术对沼气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群落演替进行分析,对筛选获得的三株菌进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了解其在不同发酵处理阶段的变化规律。为指导牛粪低温沼气发酵条件的进一步优化奠定理论基础。试验一:目的旨在对前期试验中筛选出的一株产氢菌进行生理生化特性及发酵条件进行研究。在前期大量的牛、羊粪低温沼气发酵预试验过程中,从沼气发酵液中成功分离出一株肠球型产氢菌(Enterococcus sp.)L1,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其菌体的形态特征,并对其进行革兰氏染色、16S rDNA鉴定、生理生化特性及培养基优化研究。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为L1菌为革兰氏阳性菌,无芽孢,无荚膜;16S rDNA鉴定结果该菌为Enterococcus sp.;生理生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L1菌可以发酵乳糖产生乳酸,可以利用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产酸,利用淀粉产碱:最适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最佳碳源为麦芽糖,最佳氮源为混合氮源,最适pH值为7,最适生长温度30℃,最适Na2HPO4添加量为0.2%。最优培养基组合为麦芽糖 1g/L,酵母膏 10 g/L,蛋白胨 5g/L,Na2HPO42 g/L。试验二:目的旨在研究添加不同浓度L1菌处理对牛粪低温(15℃)发酵条件下甲烷产气量的影响。试验结果为添加10%L1菌的产气量最大,平均日产气率达到0.02 m3/(m3·d)。试验三:目的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添加不同浓度L1菌处理对牛粪低温(15℃)模拟沼气发酵过程中细菌、古菌菌群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本章试验对添加不同浓度(0、1%、5%、10%)L1菌剂的试验组进行低温模拟发酵试验,分别在发酵第10 d、30 d、60 d、90 d取50 mL的发酵液,进行菌泥微生物总DNA的提取,使用HiSeq2500 PE250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古菌菌群主要以广古门菌门(Euryarchaeota),Tenericutes为主;细菌菌群主要以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及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主。广古门菌门(Euryarchaeot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随着不同发酵阶段的丰度变化相对较大,均呈先增强后降低的趋势。在属水平上:在发酵第60d(产气高峰期阶段)在各处理中的古菌优势菌群均主要为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细菌优势菌群主要为Ruminococcaceae UCG-010。试验四:目的旨在利用宏基因组测序技术对产气量较大的10%处理组低温(15℃)模拟沼气发酵过程中细菌群落变化规律进行分析。本试验采用Illumina HiSeq测序平台测序,共获得87063.52 Mbp的原始数据,经过质控得到86754.85 Mbp的有效数据,注释到属和门的比例分别为55.56%,76.67%。结果显示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产甲烷过程的优势群落,螺旋菌门(Spirochaetae)、互养菌门(Synergistetes)和绿弯菌门(Chloroflexi)是产甲烷阶段的新增菌群;在产气高峰期的优势菌属是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代谢通路预测主要以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为主。试验五:目的旨在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研究前期分析获得的三株菌(甲烷囊菌(Methanoculleus)、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和L1菌)在低温(15℃)模拟沼气发酵不同发酵阶段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发酵第60 d时,各处理组的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Copies 最多,CK、1%处理、5%处理、10%处理 Copies 分别为 30.98 X 107Copies/μ L、63.77×107Copies/μ L、28.6X 107Copies/μ L、24.35X 107Copies/μ L。且在发酵第60 d各处理甲烷八叠球菌(Methanosarcina)Copies增加量也最大。本试验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最优添加L1菌浓度为10%处理。(2)在低温(15℃)条件下维持超期发酵系统正常的优势菌为甲烷八叠球菌属(Methanosarcina)。(3)添加浓度为10%L1菌促进低温(15℃)条件下模拟沼气发酵产气量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添加浓度为10%L1菌可能为沼气发酵产酸阶段中提供H。
其他文献
学位
学位
现代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医学都处在不断发展的阶段,从而衍生出了很多新的医疗手段进行疑难杂症的治疗,也催生了很多先进的医疗设备。医疗设备在医院当中的使用能够为医生的诊断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并且可以辅助医生进行患者日常的治疗,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以了解也需要不断的进行医疗设备的创新设计并且对其系统进行必要的维护,以提高我国的医疗水平,改善民生。2020年,全球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新冠病毒
期刊
民族健身操作为新兴的体育项目,是民族舞与现代运动形式的完美融合,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前景,成套动作创编与完成的科学合理化,是其得以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本文以“操”“舞”相互融合、创新共进为出发点,力求创编出一套既富有佤族民族文化风格,又体现健身操项目内涵的佤族健身操套路。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依据健身操项目发展的民族化趋势、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效路径及全民健身发展的时代需求,提出了本文的研究目的及
21世纪以来世界田坛多元发展,“后刘翔时代”中国田径也多点开花,特别是“1516突破计划”实施以来,竞走、短跑、跳跃等项目取得较大突破,但也有部分项目停滞不前。为提升中国田径整体水平,发挥竞技体育强国目的,完成“体育强国建设纲要”的使命。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影响我国男子400米栏落后的因素进行分析。为提高400m栏水平,培养优秀运动员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我国男子40
超密集异构网络(HetNets)被视为实现第五代(5G)无线通信系统的使能网络体系结构之一。结合高数据速率和无缝连接,超密集HetNets具有极大的潜力来提高网络容量,基于云无线接入和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IMO)技术的超密集HetNets引起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广泛兴趣。然而,随着移动设备和移动数据量的爆炸性增长,对现有的用户关联/调度、接入点业务卸载和资源分配等提出了严重的挑战。本文针对云无线接
脂类是维持细胞正常生理功能并保持机体平衡的重要生物大分子,包括脂肪和类脂。脂类的来源主要有两个:外源性和内源性。外源性的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主要来自食物的摄取,内源性的主要在机体内合成。现代社会中,由于生活方式的改变,脂质和脂蛋白代谢异常引发的高脂血症、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肥胖、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呈显著上升态势,所以研究脂质代谢调节机制,包括模型的制造、药物的干预和治疗至关重要
目的:观察参芪养心汤对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cardiomyopathy,DCM)大鼠生存率、心脏重量指数、心功能及心肌损伤形态学等的干预作用;探讨参芪养心汤对高迁移率族蛋白1(High Mobility Group Box 1,HMGB1)及其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以150只SD大鼠腹腔注射阿霉素1.0mg/kg/次,每周2次,连续6周,总量12mg/kg建立DCM模型(150只
第一部分成年急性起病1型糖尿病临床性别差异分析目的通过对73例成年急性起病T1DM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成年急性起病T1DM发生的性别比率及不同性别临床特点差异,以进一步指导临床治疗。方法1)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5年8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第一诊断为T1DM患者病例资料按急性起病标准筛查筛查患者。在该资料中筛选成年急性起病T1DM患者病例资料,并同时将≤14岁急性
王彦恒老中医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是目前唯一从事精神科的名老中医,在精神专科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从事中医精神科临床50年,对精神系统疾病的中医诊治有独到的理论认识和临床治验。其中“益肾健脑法”为王彦恒老师学术思想的核心,本文就此展开深入研究和探讨。本文第一部分,重点总结了王彦恒老师的“益肾健脑法”学术思想的渊源、要点和临证经验。王彦恒老师“师出伤寒、学崇内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