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日本智库及其对华研究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ws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库兴起于美国,兴盛于西方,为决策者在处理经济、文化、政治、社会、外交等方面出谋划策,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最具竞争力的“思想产业”。2016年1月27日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智库研究项目(TTCSP)所发布的《全球智库报告2015》显示:日本的109家智库中有5家被列入全球智库综合排名榜单(榜单共列175家),而中国虽有438家,却只有9家上榜。尽管同欧美相比,日本的智库在数量、规模、国际影响力方面相去甚远,但是其在日本的外交、政治、经济决策中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因此研究日本智库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对日本智库的集中研究相对较少,多为在研究世界智库时泛泛提及,多数研究选取的案例较少并且案例相对集中,仅选取出名的或某一领域的日本智库,没有广泛选取样本进行定量定性的研究,因此其研究尚有不足。所以笔者发挥自身的语言优势,首次以83家日本智库为案例来进行统计分析。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在第一章笔者按照建立年份,将日本智库的发展历程划分为黎明期、成长期、高创期、平稳期这四个阶段,并分析了其时代特征;在第二章笔者依据智库所属将日本智库划分为六类,逐类与中国智库做了比较,发现中日智库在类型、发展阶段、运行机制等方面存在差异;第三章重点分析了其研究领域中的对华研究,探究了其对华的态度及立场。同时笔者发现,虽然智库本身具有科学性,其对华研究成果也较为中立,但由于中日交流尚有不足所以在理解中国政治制度和政策方面存在误解,在对台、对港问题上有些智库存在右翼色彩;第四章总结了日本智库对中国智库的借鉴意义。  现今,虽然中国智库已初步形成了体系,形成了多类智库,但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官方智库和高校智库占据压倒性地位,各类智库缺乏良性竞争,不利于提高智库整体质量等。通过对中日智库的比较研究,笔者认为我们有必要借鉴日本智库的“派出研究员”制度、“相对职称”制度、监察制度等来优化智库人员配置,提高智库队伍的整体水平。同时应扶植非官方智库,促进多类智库共同发展,以此来促进智库间的良性竞争。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也随之发生一定的改变。新词是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的需要而新造出来的词或在原有词汇上添加另一层意思而形成的词。本文以韩国国立国语院发行的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报道得到更多的重视。本论文通过系统深入的研究和探讨,尝试分析冶金焦煤市场报道中以“市场”为目标域的概念隐喻。本研究可以为行业内市场人员在理解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并购成了企业追求跨国发展的捷径和主要手段。中国企业开始在世界各地掀起并购浪潮。一方面,“走出去”的企业迫切需要国内金融机构提供相应的“跟随”服务
18-19世纪中期是中韩文人交流的繁盛时期。中韩文人之间的交流主要采用三种方式,一是诗歌酬唱,二是倾盖笔谈,三是尺牍交流。笔者之所以选取尺牍作为视角研究中韩文人交流,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