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弓形虫病是一种呈世界性分布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人兽共患寄生虫病,广泛传播于人、畜和野生动物群。据不完全统计,全球约有5-10亿人口受感染。弓形虫病确诊主要以病原体为依据,但病原体的检测既费时又费力,且检出率较低,不宜作为常规诊断的方法。因此,研制出一种既敏感又特异的检测方法是预防和控制弓形虫病的关键,研究弓形虫病的有效诊断方法对于弓形虫病的临床检测和防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黑热病是由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所致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主要分布于亚、欧、非、拉丁美洲等,中国、印度及地中海沿岸国家是最主要的流行区域。黑热病是自然疫源性疾病,以白蛉为媒介进行传播,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长期不规则性发热、消瘦、脾肿、白细胞减少和血球蛋白增加等。传统诊断方法是骨髓穿刺物涂片镜检或虫体分离进行培养,但骨髓穿刺给患者造成极大的痛苦,且原虫密度低时易出现漏诊。所以,研制出快速、敏感且特异的检测和鉴定技术是目前这一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本实验利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技术对弓形虫病和黑热病血清多肽图谱进行分析研究。MALDI-TOF MS技术是近几年发展飞速的一种蛋白组学技术,具有快速、有效、微量、稳定性好的优点,且可筛选出疾病分子标志物,可分析低分子量(<25000D)和低浓度fmol(10-15mol)级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目前国内外利用该技术检测了一些癌症患者的体液,得到了一些灵敏度高和特异性好的标志蛋白。迄今为止,国内外尚没有利用MALDI-TOF MS技术对弓形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感染血清多肽图谱进行分析研究的相关报道。本实验通过采集感染弓形虫和杜氏利什曼原虫小鼠的血清多肽指纹图谱与正常小鼠进行分析比较,分别建立了弓形虫病和黑热病的早期诊断模型,筛选出弓形虫病和黑热病感染的相关多肽标志物。其中小鼠弓形虫病早期模型的准确性为97.4%,敏感性为91.1%,并发现在1000-10000(m/z)质量范围有显著差异的多肽(m/z)2535.56、3297.00、3726.07、3904.43和5022.20。人血清样品建立的弓形虫病诊断模型在1000-10000(m/z)质量范围内的5个显著差异的多肽(m/z)1033.11、1207.4、1450.79、2660.98和4054.96。黑热病诊断模型的准确性为94.1%,敏感性为92.4%,在1000-10000(m/z)质量范围有明显差异的多肽(m/z)1747.35、2082.3、3881.59、4282和6824.69。这些显著差异的多肽可初步作为具有潜在价值的疾病相关生物标志物,为开发弓形虫病和黑热病早期诊断试剂和治疗药物提供科学依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