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及人类物质消费需求的增加,以资源大量消耗和环境严重污染为代价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了全球性的生态环境恶化与生态危机。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环境问题,只有改变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走可持续的生态经济发展之路。世界可持续发展工商理事会(WBCSD)提出了Eco-efficiency的概念,其核心思想是以更少的资源耗费,更少的废弃物和污染产生,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其所体现的生态、经济及社会和谐发展、持续发展的理念,获得广泛传播和普遍认同。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其经营活动、行为模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至关重要。实现经济与生态的和谐平衡,已成为生态经济形态中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和重要目标,并由此推动了环境经营在世界范围内的开展。“环境经营”这一新概念、新的经营模式被日益普遍地接受与实践,并成为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由传统的经营模式,转向自觉履行社会责任、兼顾所有相关者利益的环境经营模式。采用适当的机制驱动企业摒弃单纯的经济效益观而秉持生态经济效益观,摒弃传统的经营模式而选择环境经营模式,对于从根本上防止生态环境污染、遏制生态环境恶化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经济与环境管理相融合的视角认识环境经营,其为一种将生态环境保护与友好利用的理念融入企业经营活动和运营管理的行为范式。环境经营的实质是在企业经营活动中将生态环境与经济有机地结合为一体,通过生态环境要素与经济要素的结合创造价值。将Eco-efficiency纳入企业环境经营范畴,基于环境经营提出企业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的概念,突出企业环境经营过程中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标识机制。使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既体现Eco-efficiency的实质,又具有明确的企业经营活动、经营行为的生态环境保护指向性,发挥其环境经营模式选择的诱导与驱动机制、环境经营效益水平的度量标尺、环境经营系统运行效率与资源配置效率的表征与量度的作用。通过研究证明企业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与环境经营的理念、目标的高度契合性,以及与环境经营行为的互为因果性。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客体环境经营系统进行深入剖析,建立基于系统三元组网络模型,度量系统主体间的聚集效应。进而从复杂系统的主体特征、刺激—响应规则、系统的标识等微观机制及隐秩序等方面,探析企业环境经营系统适应维生的动态演化机理,建立系统适应维生模型,并重点发掘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在环境经营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的标识性引导机制。研究表明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是环境经营系统内隐秩序的重要组成,在系统的微观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以信息传导方式实施其环境经营系统的适应维生引导机制。通过建立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模型,揭示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诱导变迁机制改变库所状态,改变系统各种资源存量,从而也改变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自身水平的机理;从环境经营系统主体特征、系统适应维生机理、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形成与作用机理以及测度因子的数量关系、数据条件等方面论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客观上的模糊性,解析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因子间的模糊映射关系。基于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建立多维属性框架下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影响因素体系,并建立直觉模糊相似度模型对体系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予以模糊识别。在对现行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方法梳理与评价的基础上,设计出直觉模糊集理论支持的,具有模型化及体系化特征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方法,以克服现行方法的局限性,充分发挥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对于企业环境经营有效实施的引导、评价等机制与功能。提出基于环境经营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的概念与理论公式,发现生态经济效率测度与企业环境经营的契合性及互为因果性,在企业层面将生态经济效率及其测度与环境经营进行深度融合,对于环境经营与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应用均具有开创性的意义。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构建环境经营系统适应维生演化模型,构建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机理模型,揭示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在环境经营系统适应性演化过程中,所体现的标识性引导机制及其实现的途径与方式,对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面向微观企业、面向环境经营领域的应用延伸具有学术上的创新性意义;深入阐证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的客观模糊性,首次建立多维属性框架下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影响因素体系,并对体系中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进行直觉模糊识别,开创性地将直觉模糊集理论及方法作为企业环境经营数据处理的依据与工具,设计出具有模型化、体系化特征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直觉模糊集测度方法并进行应用检验,对于直觉模糊集理论在企业环境经营领域的应用,对于企业环境经营信息技术的开发具有探索性的意义。基于环境经营的企业生态经济效率测度研究,无论对于环境经营还是生态经济效率的理论深化与实践拓展,以及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直觉模糊集理论在企业环境经营领域的创新应用、均具有一定的学术意义与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