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光熔覆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表面改性,其技术已十分成熟,但是针对熔覆后所获涂层表面质量的综合评价此前鲜有研究。本文以在TC11表面制备CBN涂层为例,详细阐述了涂层质量综合评价系统的构建与应用。涂层表面质量的综合评价是一个多因素、多级别、非线性、有时甚至会出现动态扰动的过程,因此文章通过多级模型的构建与产品质量标准级别的定义,经过模型计算结果与标准级别的比对,确定产品的质量等级。子模型1是针对涂层表面缺陷情况进行分析,主要考虑裂纹缺陷、稀释率缺陷、平整度缺陷、气孔缺陷、形貌烧蚀缺陷以及未熔颗粒缺陷等六大类缺陷类型。首先根据各类缺陷的具体情况制定基准试样分界样板,然后随机选取样件应用模糊评价理论与层次分析理论对样件缺陷信息汇总分析,计算可能度矩阵与排序向量确定样件的质量等级。子模型2是针对涂层力学性能情况进行建模,根据研究目的,主要考虑显微硬度与耐磨性两类指标,但是研究中最为主要的目的改善是钛合金的耐磨性能,为体现这一特点,在模型构建时选用最大乘积模糊算子来突出耐磨性的重要影响,利用典型的F分布来求解各指标对各标准等级的隶属度函数,计算与修正模型,确定样件的质量情况。一级模型的应用最为直接的目的就是把二级模型的信息反馈到最终的评价目的中,利用动态权重的概念实现此反馈目的。实现涂层产品质量的综合评价首先要定义产品的质量级别标准,根据各个二级指标具体情况,定义了产品质量的四个级别,每个级别由决定区、扰动区与禁止区三部分共同作用构成,并且给出各个级别的标准级别特征值;将动态权重看做是客观权重与主观权重两部分的合成权重,利用熵权法求解二级指标的客观权重,利用层次分析法和共识度理论求解指标的主观权重,最终将二者整合为综合权重;选取样本,计算各样本的指标动态权重,然后根据动态权重计算得到样本质量的级别特征值,与标准级别特征值进行比对,判断样本表面质量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