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可持续发展是现代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人类追求的目标。如何定量分析与评价一个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状态,是当前可持续发展研究的前沿和热点。
本文以浙江省常山县为例,利用生态足迹法分析评价了常山县1998~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情况,结果表明:常山县人均生态足迹从1998年的0.4922hm2增长到2007年的1.5040hm2,10年期间增加了1.0118hm2;人均生态承载力变化幅度不大,1998年为0.5492hm2,2007年为0.5729hm2。根据以上计算,常山县1998年尚处于生态盈利阶段,从1999年~2007年均为生态赤字,且赤字幅度不断增加。以上结果表明近年来常山县的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已经逐步超过了自然的生态承载力,其发展是资源耗竭型和环境破坏型的,是不可持续发展模式。
同时为弥补其生态偏向性的不足,本文还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常山县1998~2007年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了补充评价。结果表明:常山县近10年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高,但仍处于不可持续发展阶段,且消耗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
最后结合以上两种评价结果,对常山县可持续发展进行了综合分析:常山县1998~2007年的经济、社会取得了巨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不断进步,但它是以大量消耗资源、能源,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的。同时还提出了实现常山县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