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高眼压的临床研究

来源 :青岛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iqi_x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治疗复杂性视网膜脱离,可能与术后高眼压发生相关的因素及术后短时间(一周内)继发高眼压临床降眼压药物的合理应用。 方法:对133例(135眼)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后短时间(一周内)发生高眼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联合硅油填充术97眼,联合气体填充术38眼;术后首次高眼压21mmHg40mmHg者共有15眼。 结果: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术前房角关闭或部分关闭、糖尿病视网膜分期Ⅵ期,术中合并环扎、眼内光凝量多于1000点、不行全气/液交换、全氟乙烷气体(C2F6)眼内填充量大于0.8ml者,术后短时间内发生高眼压的持续时间可能会相对增长。在术后短时间降眼压药物应用方面:术后首次高眼压21mmHg40mmHg组,同时联合应用高渗剂或者前房穿刺降眼压效果优于仅用两种降眼压药物。 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术术后短时间内发生高眼压的持续时间可能与术前房角状态、糖尿病视网膜分期,与术中合并环扎、联合眼内光凝、气/液交换、全氟乙烷气体( C2F6)眼内填充量等有关,应针对已明确的术后高眼压发生机理,预防术后高眼压的发生,而存在的高眼压应根据眼压水平选择不同的用药方式。
其他文献
目的:获得高纯度人血浆β2糖蛋白Ⅰ(β2GPI),制备兔抗人β2GPI多克隆抗体,为进一步研究β2GPI及其抗体在抗磷脂综合征(APS)病理机制中的作用奠定基础。 方法:1.采用HClO4沉淀、
目的:  探讨不同程度OSAHS患者的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红细胞分布宽度(RDW)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本研究随机选取从2013年10月到2015年10月于
目的: 通过测量肝脏不同常见病变磁共振扩散成像(DWI)图像的表面扩散系数(ADC值),综合量化分析肝脏常见局灶性病变的磁共振影像特点。 材料和方法: 1、选择10例健康者作
目的: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与阿霉素(ADR)损伤心肌细胞共培养体系的建立,模拟MSCs移植的心肌病微环境,观察MSCs对ADR损伤心肌细胞的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