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发辐射相干的三维原子局域化的研究

来源 :安徽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2006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些年来,激光物理学领域中关于精确测量运动原子的位置是一个需要重要攻克的难题,已经吸引了业内广泛的关注和持续的研究。三维原子局域化在原子自由度的光学控制方面如激光冷却、原子光刻以及运动原子质心波函数的测量等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得益于光学技术的进步和手段的更新,原子位置的测量精度和空间分辨率也随之提高,进而掀起了测量原子位置理论和实验研究的高潮。获取原子局域化的方案有许多种。起初人们根据驻波场与原子的相互作用,以测量原子驻波场的相移或者原子偶极距相移的方法获取;其后人们逐渐开始利用原子的位置与原子内部态的纠缠以及共振投影的方法获取;再后来科研人员基于光吸收掩膜板的方案发现测量精度大约可以达到10纳米;最近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基于原子相干和量子干涉效应提出了诸多切实可行的原子局域化方案,实现了运动原子亚波长乃至亚半波长范围内的局域化。本文主要利用原子的自发辐射相干来研究运动原子的三维局域化,通过调节系统的参量,在立方波长的三维空间里找到原子的几率可达100%。首先,我们研究了微波场驱动的Y型四能级原子系统,利用自发辐射相干获取三维原子的局域化。在该方案中,使用微波场和驻波场作用于四能级Y型原子系统,组成一个闭合型结构,使得原子系统的光学特性对驱动场非常敏感,所以一个微波场连同三个驻波场可以极大地增强探测概率和局域的精度。当原子通过相互正交的驻波场时,光与原子的相互作用对原子在三维空间的位置有很大影响,通过调整系统参数例如相位、振幅和初始粒子数分布,可以显著改变三维原子的位置检测的精度和分辨率。原子在波长立方体积内被探测到的几率能够达到 100%。接下来,我们分析了基于自发辐射的Tripod型原子系统的三维原子局域化。原子相干以及量子干涉效应可来源于多能级原子和相干光场、静电场等的相互作用,其可以有效地调控自发辐射。我们采用弱探测场和相互正交的驻波场组合作用于Tripod型原子系统的跃迁。在驻波场三维空间里,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可进行调制,因此原子的位置信息也可由自发辐射光谱提供,我们可以实现高精度的三维原子局域。最后,我们探讨了倒Y型原子系统与三个相互垂直的驻波场相互作用,我们把相互正交的三个驻波场分别耦合到倒Y型原子的上、下三个跃迁,最高激发态和中间激发态分别耦合到真空场。当运动的原子进入驻波场区域时,由于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具有空间依赖性,两个不同的自发辐射通道的自发辐射谱能够携带原子的位置信息。当探测到特定频率的自发辐射光子时,对系统的参数进行调节,在特定位置能够探测到原子的最大几率为100%,进而实现高精度和高分辨率的三维原子局域。
其他文献
由于堤防溃决后产生后果的严重性,世界各国对堤后冲刷问题均给予了高度的重视。本文从理论研究、数学模型计算和物理模型实验三个方面对该问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
本文以三峡水库淤积问题为切入点,探讨水流紊动对极细颗粒泥沙絮凝沉降的研究,对整治水库淤积具有重要意义。受现有测量仪器和技术手段的限制,以及絮团本身的松散性,目前对于
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已进入加速发展阶段,公路隧道事业也随之快速发展,这也使得越岭隧道越来越多。在西南地区,有很多越岭隧道需穿越可溶岩地段,可溶岩隧道易遭遇岩溶等不良地质灾害,围岩稳定性较差,因此,建立围岩位移控制基准来判断围岩稳定性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拟在收集和调研可溶岩隧道施工阶段监控量测文献的基础上,通过九绵高速公路可溶岩隧道位移监测数据实测和收集,建立隧道监测位移-影响因素数
随着环保法规的不断加强以及国五汽油标准的颁布,炼油厂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另外,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也在不断的加强,因此汽油脱硫越
背景:肝脏是脓毒症主要累及的器官,脓毒症患者的肝损伤发生率高达19%,通常死亡率高发且预后不良。研究表明,循环来源的单核细胞在内毒素等刺激下浸润至肝脏,随后分化为巨噬细
间套作具有提高作物产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优点。但已有研究多是在充分灌水条件下开展的,对雨养条件下间套作的产量表现研究较少。此外,竞争恢复是间套作能够具有增产优势的重
因为结构简单、设计灵活等特点,衍射光栅自从出现以来,就在光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成为一种常见的光学器件。随着研究的不断进展,光栅的发展也日新月异,高折射率差亚波长光栅在
观测认识地壳表面形变规律是研究、预测和减轻自然灾害(地震、火山、滑坡、断裂活动等)必不可缺的科学依据,也为建立地球动力学模型和各圈层相互作用模型,提供了定量的佐证与
公共基础设施主要是指服务于社会,保证社会正常发展,为公众提供便利的一系列复杂网络系统的总称。主要包含供电、供水、交通、金融、能源、公共卫生与应急服务设施等。随着社
自发辐射研究一直是量子光学领域的热点课题,自发辐射控制在设计纳米天线,双曲线超材料,发光二极管,太阳能电池等各种光学元件和器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抑制不需要的自发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