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抗纹枯病QTL qSB-9<'Tq>的进一步精细定位

来源 :扬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纹枯病是水稻世界性的三大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迄今,在水稻的多个研究群体上已经检测到多个抗纹枯病QTL,涉及水稻的全部12条染色体。其中,利用特青/Lemont已证实水稻第9染色体抗纹枯病QTL qSB-9Tq位于标记Y242-Y92.5之间,并发现一个控制分蘖角的QTL位于其中。利用该组合构建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覆盖目标区间,结合性状鉴定对qSB-9Tq做进一步定位。08年以感病亲本Lemont为受体61份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均不包含分蘖角主效QTL,以排除精细定位qSB-9Tq时分蘖角QTL可能产生的干扰),根据各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平均病级和平均病指,进行抗、感聚类,进而对qSB-9Tq的进一步定位。结果发现,qSB-9Tq位于标记RM6971右侧接近端粒的区域,物理区间600Kb左右;09年,增加了精细定位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数量,利用72份代换系群体覆盖分蘖角右侧标记区间,采用同样的试验方法,其结果表明qSB-9Tq位于标记Y92.5-Y93.5之间。   本研究还在Lemont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水平下,以Lemont作为感病对照,结合性状鉴定,估计了qSB-9Tq的抗性效应。采用同样背景材料以及IR24近等基因系研究了分蘖角对纹枯病的抗性影响。其结果显示:qSB-9Tq提供的抗性约为0.8级;分蘖角QTL qTAC-9Tq抗性效应0.3级左右,对纹枯病抗性存在显著影响。此外,将qSB-9Tq(包含分蘖角QTL的大区间)与两个抗纹枯病QTL qSB-7Tq和qSB-11Lemont进行了效应比较和聚合效应分析。结果发现:qSB-9Tq和qSB-11Lemont互作达到了极显著,qSB-9Tq的抗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抗性QTL,预示了qSB-9Tq在抗性育种上有较好应用潜力。
其他文献
玉米是重要的粮、经、饲兼用作物。在世界粮食作物中其种植面积和总产量已超过水稻和小麦,处于所有作物之首。低温、干旱、盐碱等逆境条件严重影响玉米的质量和产量,其中水分胁迫是影响玉米产量最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许多受水分胁迫影响的植物基因在响应多种胁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发掘抗旱相关基因及研究抗旱基因在植物逆境信号转导中的调控作用,对于提高水分利用率,节省水资源,减少干旱危害,实现可持续
近年来由于气候和社会经济等因素导致我国稻田种植系统中前季作物成熟和收获期推迟,造成后季水稻无法按时移栽而拉长秧龄并影响水稻产量和农艺性状的问题日益突出。水稻秧龄延长引起的早穗问题也逐渐引起研究者关注并开展了对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早穗群体的农艺性状等研究。本实验室对水稻早穗抽穗动态以及早穗对产量的影响也进行了深入研究,但有关水稻早穗与秧龄弹性之间关系的研究不足。水稻品种的秧龄弹性主要通过不同秧龄处理
植物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CMS)是一种不能产生有活力花粉的遗传现象,在植物杂种优势利用中具有重要价值。棉花细胞质雄性由于不育机理尚不清楚,恢复基因也未得到克隆等原因,同玉米、水稻等作物雄性不育研究相比,要远远落后。因此,开展棉花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机理研究,便于更好的利用棉花杂种优势,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哈克尼西棉(Gossypium ha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稻米交易对米质的要求不仅是口味的适合,要求外型美观。改良稻米外观品质对提高稻米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6个粳稻品种早丰九号、徐稻四号、宁粳2号、武育粳3号、宁粳1号、武运粳7号及43个江浙地区粳稻品种为材料,研究了氮肥对其外观品质、形态解剖学特征以及籽粒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氮素与品种对垩白的影响以6个粳稻品种早丰九号、徐稻四号、宁粳2号、武育粳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