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纹枯病是水稻世界性的三大病害之一。水稻纹枯病抗性属于典型的数量性状。迄今,在水稻的多个研究群体上已经检测到多个抗纹枯病QTL,涉及水稻的全部12条染色体。其中,利用特青/Lemont已证实水稻第9染色体抗纹枯病QTL qSB-9Tq位于标记Y242-Y92.5之间,并发现一个控制分蘖角的QTL位于其中。利用该组合构建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覆盖目标区间,结合性状鉴定对qSB-9Tq做进一步定位。08年以感病亲本Lemont为受体61份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均不包含分蘖角主效QTL,以排除精细定位qSB-9Tq时分蘖角QTL可能产生的干扰),根据各个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的平均病级和平均病指,进行抗、感聚类,进而对qSB-9Tq的进一步定位。结果发现,qSB-9Tq位于标记RM6971右侧接近端粒的区域,物理区间600Kb左右;09年,增加了精细定位的染色体单片段代换系数量,利用72份代换系群体覆盖分蘖角右侧标记区间,采用同样的试验方法,其结果表明qSB-9Tq位于标记Y92.5-Y93.5之间。
本研究还在Lemont背景的近等基因系水平下,以Lemont作为感病对照,结合性状鉴定,估计了qSB-9Tq的抗性效应。采用同样背景材料以及IR24近等基因系研究了分蘖角对纹枯病的抗性影响。其结果显示:qSB-9Tq提供的抗性约为0.8级;分蘖角QTL qTAC-9Tq抗性效应0.3级左右,对纹枯病抗性存在显著影响。此外,将qSB-9Tq(包含分蘖角QTL的大区间)与两个抗纹枯病QTL qSB-7Tq和qSB-11Lemont进行了效应比较和聚合效应分析。结果发现:qSB-9Tq和qSB-11Lemont互作达到了极显著,qSB-9Tq的抗性显著高于其他两个抗性QTL,预示了qSB-9Tq在抗性育种上有较好应用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