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核杆菌Hsp16.3与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石河子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andmw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结核分枝杆菌进入宿主巨噬细胞时诱导大量表达的Hsp16.3有助于结核分枝杆菌在宿主巨噬细胞内成为滞留菌,本实验通过建立结核分枝杆菌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的模型,探讨研究结核分枝杆菌Hsp16.3与感染巨噬细胞凋亡的关系。  方法:  1.分别用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和卡介苗菌株感染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株,于感染后1、3、6及12h,利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鉴定卡介苗及结核分枝杆菌国际标准强毒株H37Rv株感染RAW264.7巨噬细胞模型。  2.用流式细胞技术于上述各时间点检测各组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并分析其时相性变化。利用PCR技术扩增模型目的基因,Western-Blot技术比较研究Hsp16.3于上述各时间点蛋白表达水平的时相性变化。  结果:  1.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到RAW264.7巨噬细胞内有标记MTB16KD的绿色荧光,证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模型构建成功。  2.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凋亡率升高,H37Rv组与BCG组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同一时间点比较,其中1h、3h、12h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巨噬细胞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PCR扩增产物在435bp处可见特异性条带,Hsp16.3蛋白表达升高,H37Rv组与BCG组Hsp16.3蛋白表达水平同一时间点比较,其中1h、3h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成功建立了RAW264.7巨噬细胞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模型。  2.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可导致巨噬细胞凋亡,感染巨噬细胞的凋亡率与菌株毒力强弱有关,毒力弱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巨噬细胞早期凋亡更显著。  3.不同毒力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诱导巨噬细胞凋亡水平的不同可能与它们诱导产生的Hsp16.3水平不同有关,毒力强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巨噬细胞,感染巨噬细胞早期表达Hsp16.3更显著。  4.结核分枝杆菌毒力的强弱、MTBHsp16.3被诱导表达水平均与宿主巨噬细胞的凋亡有关。
其他文献
小妹,你还好吗?还记得很久以前吗?当你和我呱呱坠地之时,妈妈就给我们起了两个亲昵的乳名:我叫大陆,你叫台湾。  还记得吗?小时候,每个早晨我们都很早地起床去海边游玩,波澜起伏的大海倾听着我们的夙愿,蔚蓝色的天空翱翔着我们的理想。我还清楚地记得:那一次,由于我们赶一只海燕而回家晚了,妈妈就用那深情的语调呼唤我们的名字:“陆儿……湾儿……回家吧”,然后我们便调皮地一路追着彩蝶跑回家。    “你”是否
背景: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Ab)是一种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无动力,氧化酶阴性杆菌,其广泛分布于水、土壤、医院环境和健康人体的皮肤表面,对湿热、紫外线、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