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铁代谢情况,探讨基线铁代谢指标血清铁蛋白(SF)及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与腹膜透析相关性腹膜炎(PDAP)发生率的相关关系。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7年3月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第二附属医院肾内科规律腹透1个月以上并且资料完整的CAPD患者94例,回顾性分析患者资料,根据患者基线SF和(或)TSAT水平,将患者分为铁缺乏组、铁正常组、高铁蛋白组,比较三组间临床资料及与PDAP发生率的相关关系。根据2年内是否发生PDAP,将患者分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间临床资料(包括SF、TSAT)差异,分析患者基线SF及TSAT情况与发生PDAP的相关关系。结果:1.共94例CAPD患者,其中男59例,女35例,平均年龄(48.61±13.96)岁。铁缺乏31例(33.0%),铁正常26例(27.7%),高铁蛋白37例(39.4%)。2.铁缺乏组、铁正常组、高铁蛋白组三组间资料比较,性别、PTH、Alb、CRP、TC、D/P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提示,男性、高胆固醇血症、较高水平CRP及较低水平腹膜转运类型是高铁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307,95%CI:2.851-117.559;OR=24.375,95%CI:4.232-140.409;OR=8.468,95%CI:1.762-40.703;OR=9.996,95%CI:2.132-46.872)。3.随访至2年,有50例(53.1%)患者发生PDAP,累计发生PDAP共80例次,有29例(58.0%)患者首次PDAP时培养阳性,其中培养出革兰阳性菌18例(62.1%),革兰阴性菌9例(31.0%),真菌2例(6.9%)。4.铁缺乏组、铁正常组、高铁蛋白组三组间2年PDAP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两两比较结果提示,与铁正常组比较,高铁蛋白组2年内PDAP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感染组以男性居多,感染组SF、透析龄、CRP水平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TIBC、UIBC、TG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感染组与非感染组比较,两组间铁缺乏、铁正常、高铁蛋白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6.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提示,高铁蛋白是CAPD患者透析后发生PDAP的的独立危险因素(OR=4.230,95%CI:1.332-13.433)。结论:1.CAPD患者普遍存在铁缺乏及高铁蛋白现象,男性、高胆固醇血症、较高水平CRP及较低水平腹膜转运类型是高铁蛋白的独立危险因素。2.高铁蛋白组2年内PDAP发生率较铁正常组明显升高。3.基线高铁蛋白是CAPD患者透析后发生PDAP的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