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超现实因素在当代中国画中的运用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40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研究超现实因素在当代中国画运用的一些问题,对从西方超现实画派的产生到当代中国画家对其因素的运用,笔者做出系统的概括梳理。本文采取循序渐进、配以大量个案分析的方法进行论述。文章共分为为八个章节,第一章介绍超现实主义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第二章介绍西方超现实主义画派在的艺术实践,第三章概述“85新潮”时期中国艺术家对超现实因素的选择与融合,第四章梳理了超现实因素在当代中国画中的运用,第五章分析了具有超现实因素的当代中国画的创作观念,第六章具体表述当代中国画创作中超现实主义倾的表现,第七章对此类倾向的艺术实践遇到的问题与困境做出分析,第八章对本文做出小结。超现实因素在当代中国画中的运用,是通过对传统绘画形式因素的创造性编排来完成对绘画观念的重新构建。具有超现实倾向的当代中国画家在进行艺术创作时,本民族的民族身份、东方的审美意蕴自然而然地影响了他们的价值取向与创作物象。他们的作品往往带着浓郁的诗性智慧,不以营造新奇、怪诞的视觉符号为目的,而是旨在消除主体与物象间的对立,使其处于一种张力结构上的平衡状态,让情、意、趣与物、象、景处于亲和的相互依赖之中,从而达到“神与物游”。生与死,空间与时间,梦境的窥探,时空的隐喻,这些永恒的命题对这类艺术家产生极大的诱惑。  本文介绍的这些艺术家虽然个人经历千差万别,但都不约而同地从西方超现实理论中汲取精华,用于指导自身中国画的创作。但是,中国的文化品格于他们并没有就此遗失,相反,在他们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简贵、精微的中国传统文人精神,并且,他们对绘画题材的自觉选择、对画面情景氛围的营造都与现代人的视觉经验与心理感知相并行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延展了我们对传统意义上中国画美学意境的理解。笔者通过对具有超现实倾向的当代中国画家画作的深入分析,对其创作理念的系统梳理,得出了此种倾向绘画的一般性美学特征并指出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其发展前景作出积极的展望。
其他文献
期刊
从全球化出现进而发展至今,各区域文化认知上经历着“异化——同化——同化基础上的异化”这样一种现象学的序列或是一种隐喻的序列。当然,这也是我们为什么要在讨论“物性变
声乐教师在声乐教学中担任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声乐教师的素质和能力直接关系着声乐教学的质量。声乐艺术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声乐教师只有具备全面的
在当今都市影像纵横的影坛,贾樟柯却始终把目光投向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内陆小城,并用影像实践纪录了变革中的小城风貌。贾樟柯通过十几年的影像努力,其作品独特的表现对象和美学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