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贵公子形象分析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ykical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记事详瞻的编年体史书,它详细而又系统地记载了春秋时期发生在周王朝及其各诸侯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方面的活动。是后世学者研究当时史实的重要文献。并且,《左传》在其记录史实的同时,又对当时各阶层的人物进行了鲜明生动的刻画。因此《左传》又在文学方面尤其是在人物形象塑造方面具有非常高的成就。本文以《左传》中关于春秋时期贵公子的记载为基础,对贵公子的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春秋时期的贵公子在当时应该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他们从出生便开始享受特殊的待遇,地位尊贵、衣食无忧,甚至有些人还拥有着许多特殊的权力。但是他们在享有权力的同时又经受着巨大的考验,各种残酷的斗争往往伴随着他们成长,一步走错便会让他们身败名裂,沦为斗争的牺牲品。因此成长于极度安逸与极度危险下的贵公子们,往往会形成他们特有的人物形象与人物特色,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左传》对他们事迹的记录及人物形象的塑造有非常独到之处,具有重要的文学研究价值。而对贵公子们成长轨迹的研究也可以为现今的青少年教育提供一些参考。因此,本文尝试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左传》中的贵公子形象进行研究。首先、对贵公子们的人物形象进行整体上的探究,按照性格、能力、经历等要素将《左传》中的贵公子分为四个大的类别。然后结合具有代表性的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具体分析每一种类别的人物形象形成的原因、表现以及对他们自身和他人乃至当时的社会产生的巨大影响影响等。其次、分析《左传》在塑造这些贵公子形象时所运用的各种文学艺术手法。《左传》在塑造人物时并不是仅仅平铺直叙地将人物事迹简单罗列,而是运用了各种各样的文学艺术手法来对人物形象进行生动形象的塑造。因此,在这一部分,本文会以原文的事例为基础分析这些手法在《左传》中的具体运用,以及这些艺术手法在塑造人物形象时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等等。第三、从正反两个方面分析春秋时期贵公子的成长及发展历程,总结相应的经验和教训,为当今青少年教育的提供新的方式和线索。由于本文主要研究的范围是贵公子们从出生到他们性格形成这样一段特殊的时期,也就是贵公子们的成长期和发展期。通过对不同的贵公子们或成功或失败的成长历程的研究,也可以对当今的青少年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总之,《左传》在记录春秋历史的同时,刻画了许多各具特色的贵公子形象。而对于他们的研究,不但可以使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这一类特殊群体的生存状况和成长轨迹,也可以更加深刻的体会《左传》在文学方面独有的特色和成就,更能为当今的青少年教育提供一些有益的材料和线索。因此对《左传》贵公子形象的研究,无论在史学方面还是在文学方面,甚至在教育学方面都有一定的价值。
其他文献
影视动画与音效配乐的关系密不可分。近几年,动画音乐更是有了十足的发展,回想历年奥斯卡最佳主题曲获奖名单,不难发现动画的主题曲是呈着逐渐上升的趋势发展的。动画人物长
本文是对影响胶印印刷密度的规律进行了探讨。一是研究不同纸张的性质对印刷密度的影响,二是研究不同纸张上墨膜厚度对印刷密度的影响。并探讨了纸张散射系数对印刷密度影响的
设施农业是指采用人工技术手段,改变自然光温条件,创造优化动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使之能够全天候生长的设施工程,包括设施栽培、饲养,各类型玻璃温室、塑料大棚、连栋大棚等
本文从经络古文献出发 ,结合现代医学理论以及相关的中西医临床实践中的现象 ,将经络理论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学说进行了对比 ,认为经络实质是多层面的 ,神经内分泌、循环
微博技术是Web3.0时代兴起的开放互联网社交服务技术,具有易于扩展、高实时性、异地分布、异步处理、平台安全等特点,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实时搜索、信息发布、社交平台的强大功
本论文主要以不同品种的甘薯为研究对象,并对甘薯块根质构指标、感官评定和理化指标评价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甘薯不同部位的力学差异性;对甘薯的质构指标与理化指标之间进行相关性
目的:观察远志苗水提物对D-半乳糖所致衰老模型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及抗氧化作用。方法:随机将小鼠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维生素E,100mg/kg),远志苗低、中、高(2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要“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把‘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起来,”因此,中国政府积极扩大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新时期社会主义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
新的音乐课程中对音乐鉴赏做了明确的表述:"音乐鉴赏是增进学生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属于基础性的音乐课程。主要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及对音乐历史与文化的学习,培养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