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和以机构为支撑的新型养老体系的建设过程中,社区因其独特的人缘和地缘优势,在养老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社会工作者选择以社区为平台,凭借专业的理论知识和服务技能,借助社会多方面的资源条件,开展各类社区长者服务,以此推进我国养老模式的转变,进而提高养老服务质量,缓解养老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本文研究是以笔者在深圳市X社区开展的“耆乐缤纷”长者自助型服务为主线,围绕“为何开展服务,怎样开展服务,服务效果如何”三个层面展开的论述。在文章前半部分,笔者从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X社区长者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入手探究和阐述在X社区开展长者自助型服务的原因。之后在此基础上,以X社区的长者服务工作为依托,借鉴国内外社区长者服务的实务经验,并在社会工作相关理论的指导下,制定出适合X社区长者的自助型服务方案。在服务实施过程中,笔者以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身份全程参与,并注重运用专业小组和社区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开展整期服务。对于服务方案的实施效果,笔者采用定性的方法分别从任务完成情况、目标完成情况和督导意见评价三个方面进行评估。本研究发现,社区长者自助型服务在解决社区长者服务现阶段存在的难题和推进社区长者服务专业化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成效,既可以调动起社区长者自助开展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得服务内容更具有创新性和深入性,且贴近社区长者真实的需求,同时又可以缓解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压力,使其更有时间和精力思考如何提升长者服务质量和增加服务意义,推进社区长者服务更加专业化发展。尽管社区长者自助型服务具有很多优势,但是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继续完善。最后,本文根据服务实施结果,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和国外的优秀实务经验,针对社区长者自助型服务的不足提出了合适的改进建议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