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NMDA(N-methyl-D-aspartate, N-甲基-D-天门冬氨酸)所致大鼠视网膜兴奋性损伤后Brn3a表达的变化。方法:健康成年清洁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6只),实验组(24只)。实验组所有大鼠右眼玻璃体腔注射NMDA作为实验眼,左眼玻璃体腔注射PBS作为实验对照眼,随机分成A, B, C, D四个组(每组6只)分别在造模后8h,16h,24h,48h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视网膜Brn3a表达的变化,实时定量RT-PCR法观察视网膜Brn3a mRNA的变化。结果:1光学显微镜:实验对照眼和正常眼视网膜组织结构层次清楚,染色均匀,细胞形态规整。实验眼在造模后8h,部分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内出现空泡变性;造模后16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s)数目较正常眼减少,排列疏松,部分细胞出现核固缩,胞内空泡变性逐渐明显,视网膜内核层变薄;造模后24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明显减少,核固缩,核周空泡样变性明显,视网膜内核层细胞排列疏松紊乱,厚度变薄;造模后48h,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已较少,偶尔可见,核固缩,浓染,胞内空泡样变性,细胞形态不规则,视网膜内核层结构更加紊乱,厚度更薄。2、免疫组织化学:Brn3a只在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中表达,在实验眼,Brn3a在造模后8h表达与正常视网膜相比变化不明显,造模16h后,Brn3a+RGCs已有减少,24h后,Brn3a+RGCs数目明显减少,48h后,Brn3a+RGCs分布稀疏,零星可见。实验对照组Brn3a+RGCs较空白组Brn3a+RGCs表达无明显差别。3、实时定量PCR:实验组Brn3amRNA表达在造模后8h较正常对照组减少(P<0.05),为正常对照组的78.7%。在16h后明显减少,为正常对照组的27.1%,24h后表达量为正常对照组的11.5%,48h表达继续降低,实际表达量仅为正常对照组的6.2%。而实验对照眼与空白对照眼视网膜中Brn3a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NMDA可造成大鼠视网膜兴奋性损伤,导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减少,视网膜中Brn3a及其mRNA的表达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