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自适应PP和MPC的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1238384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智能车辆技术能够实现车辆自主操纵,使驾驶员的双手从复杂的驾驶环境中得到解放,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频率,减少交通拥堵等情况的发生。而路径跟踪则是智能车辆实现其智能化行为的重要环节,同时,对规划的路径进行准确且稳定的跟踪是实现智能驾驶的基础。本文对智能车辆路径跟踪控制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建立适用于低速工况的二轮车辆几何转向模型,同时建立考虑动力学特性的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基于二轮车辆几何转向模型对纯追踪算法展开研究,通过仿真,分析纯追踪算法中预瞄距离取值对路径跟踪性能的影响,提出综合考虑车辆速度与期望道路曲率因素的预瞄距离自适应控制策略,设计预瞄距离自适应纯追踪路径跟踪控制器。基于Carsim/Simulink搭建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在车辆低速情况下的跟踪性能较好,但随着车辆速度的提升,二轮车辆几何转向模型的缺陷开始凸显,车辆路径跟踪性能急剧下降,车辆发生严重失稳。其次,基于二自由度车辆动力学模型对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展开研究,在模型预测控制算法中引入高斯衰减函数以重新分配预测时域内跟踪偏差权重值及控制时域内控制增量权重值,经仿真分析,确定对路径跟踪性能影响较大的高斯函数标准差取值范围,采用遗传算法对高斯函数标准差进行优化,提出权重矩阵自适应控制策略,设计权重矩阵自适应模型预测路径跟踪控制器。基于Carsim/Simulink搭建联合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相较于权重矩阵固定的模型预测控制方法,权重矩阵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在保证跟踪稳定性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跟踪精确性。相较于预瞄距离自适应纯追踪路径跟踪控制方法,两者在低速下的跟踪性能相差不大,但高速下权重矩阵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方法的跟踪性能更加优异。最后,为进一步验证所提出的预瞄距离自适应纯追踪控制算法及权重矩阵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在真实控制器中运行的有效性,采用硬件在环测试系统对提出的两种跟踪控制算法分别进行仿真测试。将被控对象模型进行编译,通过Veristand软件将其部署至NI实时仿真机中。借助D2P平台将Simulink中的两种控制算法分别刷写至真实控制器中,对两种改进控制算法进行硬件在环测试,结果表明,权重矩阵自适应模型预测控制算法及低速下的预瞄距离自适应纯追踪控制算法,均具有较好的跟踪性能。
其他文献
锂离子电池作为新能源产业中最为重要的一个供能环节,已经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但锂离子电池作为储能器件,其自身内部存在复杂的电化学反应,随着电池的持续充放电,电池的容量会因为电池内部电化学反应的减弱而降低。在电动车市场中存在大量的锂离子电池,随之而来就是电池退役回收问题。及时预知电池的寿命,利于电池的维护、回收和更换,保障电动汽车安全可靠的运行。本文针对电池的剩余循环寿命(RUL,Remaining
随着节能环保和汽车轻量化的发展趋势,时效硬化6xxx系Al-Mg-Si-Cu合金具有低密度、中等强度、高比强度、耐蚀性好、成形性好、可焊性好、表面质量好等特点,被广泛运用于汽车的车身板材、发动机零件等。利用等通道转角挤压(ECAP)技术获得的超细晶(UFG)铝合金具有高强度,足够的延展性,高应变率以及良好的冲击韧性。且在ECAP后引入合适的时效处理工艺,在超细晶基体中形成弥散的纳米亚稳析出相,能够
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及能源危机日益严重,以动力电池作为能量来源的电动汽车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SOC的准确估算可有效提高电池工作效率、延长车辆续航里程、防止过充过放带来的安全问题、延长电池使用寿命。随着电池不断老化,电池容量及内阻等参数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给SOC估算带来很大困难。本文在等效电路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在线参数辨识、容量估算等方法对老化的参数进行及时更新,然后使用AICKF算法进行SOC
大力推动电动汽车的发展是国家汽车产业布局的重要一环,而电池的能量密度低与整车续驶里程短成为了限制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再生制动技术的发展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电机再生制动特性,将制动过程中车辆的动能转化为电能存储在储能单元中,以便再次利用,提高了整车能量利用率。电动汽车的再生制动系统多采用电机与液压复合制动的方式,本文围绕无源串联再生制动系统中的复合储能系统及机电制动力控制进行了相关研究,具
UTV车具有出色的机动性,能在普通车辆难以行驶的路面上行走自如。复杂多变的路面环境,使得传统的被动悬架已无法满足车辆行驶的动力学性能需求。执行器为电磁阀式减振器的悬架系统阻尼可调,是一种减振性能优良的半主动悬架系统。对其的控制研究中,大都在单一路面设计系统控制参数,混合路面下悬架控制参数无法根据路面自适应调节,行驶动力学性能提升有限。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以UTV车电磁阀式半主动悬架为研究对象,对系统
近年来,在全世界范围内,保护环境、使用清洁能源的呼声越来越高,国家也大力支持新能源的开发与普及工作,电动汽车行业也得以飞速发展,而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各种问题,最受关注的就是不断出现的锂离子电池热失控引发火灾事件,锂离子电池的热量管理问题也因此成为制约电动汽车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以某款已量产的三元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在COMSOL多物理场软件中建立锂离子电池热失控模型,并以温度为媒介,建立热-电滥
高镍三元材料LiNixCoyMnzO2(x+y+z=1,x≥0.6)具有高比容量、环境友好且成本低等优点,但存在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较差等问题。为了改进材料的上述缺点以满足更高的商业化要求,需要对其制备工艺进行优化研究,并对材料进行表面改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本文采用梯度化混锂工艺合成不同锂配比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研究了配锂量对材料晶体结构、颗粒形貌、粒度分布、价态变化、相变演化及电化学
据统计,我国每年的交通事故导致人员死亡的数量一直处于较高水平。其中,行人、骑脚踏车者和摩托车驾驶员占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很大比例。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内部的乘员约束系统的相关研究越来越多,车内乘员的被动安全保护措施相对较为完善,然而同为交通道路的使用者,行人以及二轮车骑行者并没有得到较全面的被动安全保护。故本文针对车外行人以及二轮车骑行人员,提出一款可以穿戴的安全气囊系统,在上述人员与汽车碰撞过
随着智能驾驶技术的发展,智能汽车轨迹跟踪控制技术日趋重要。本研究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新能源汽车”专项子课题,对智能汽车轨迹跟踪与避障控制进行了研究。针对中高速大曲率工况下,智能汽车轨迹跟踪精度和稳定性急剧下降的问题,本文采用线性时变模型预测控制方法,建立了轮胎侧偏角和横摆稳定软约束,保证轮胎处于线性稳定范围内,从而提高轨迹跟踪的精度和稳定性。考虑到模型预测控制计算量大、实时性低的问题,提出了基于
车辆自主导航算法是当前智能车辆领域研究热点,传统车辆自主导航系统高度依赖于GPS位置信号。然而,在现代军事化环境作战场景下,由于信号干扰等因素,往往难以获取准确可靠的GPS信号;同时,由于信号干扰,车辆难以实时获取前方道路可通行性信息,难以满足复杂多变的环境下的导航需求。因此,实现车辆在无GPS复杂环境下的自主导航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一种新的车辆自主导航算法,为无GPS复杂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