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刺激在心理测试技术中运用的实验研究

来源 :西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4102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测试技术,又称刑事案件polygraph测试、刑事测谎、犯罪记忆检测技术,是依据人心理与生理关系的原理,通过向被测人呈现一定的言语刺激,并用多道生理测试仪记录相关的生理反应,间接推断被测人对所涉及问题的犯罪记忆。心理测试检测的不是说谎本身,而是用来区分分罪人所具有而无辜者所不具有的生理反应,引起这种生理反应差异的是犯罪者所特有的犯罪记忆。因此基于GKT(犯罪知识检测)测试法基础上的认知综合测试法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心理生理测量方法。在实践中,皮肤电反应由于在有效性方面远远高于其他测试指标,因此成为心理测试中最常用的指标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以往以事件相关电位(ERP)为测试工具的“测谎”实验研究中,普遍采用视觉刺激为刺激材料,包括图片刺激和文字刺激等形式。而在实际案件中已作为一项补充的刑事技术手段广泛应用的多道生理测试仪,却又极少发现有运用视觉刺激作为刺激材料的研究。与实际运用一样,已有的研究大多也是运用“读题”即“言语刺激”作为刺激来唤起被试记忆的条件,继而探测被试的心理生理反应。  本研究运用实际案件中所使用的多道生理仪为测试仪器,以心理测试中最为主要的皮肤电阻的变化作为测试记录指标,通过模拟犯罪场景及过程,以实际心理测试中的言语刺激为参照标准,改进刺激方式为言语提示下的图片刺激,结合认知综合测试法中最为核心的GKT(犯罪知识检测)测试范式,对心理测试及其变式的有效性展开实验研究,探讨分别以言语刺激和图片刺激来呈现重要情境时,两种不同的刺激条件对犯罪人、知情人以及无辜者判定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期刊
近年来,作为人格特征之一的个体竞争性近年来受到了心理学家的关注。有研究指出竞争性有利于个体的学习和智力活动,也有研究指出竞争动机过强反而不利于操作技能的发挥,甚至出现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环境的变化,人们的自我表征也会随着发生变化。自我表征的发展与变化标志着人们不同的成长阶段。环境可以引起自我表征的变化,除此之外,时间距离也可以引
本文采用民族志的研究方法,以山西省浑源县M乡中心学校为研究对象,研究农村教师的教育价值观及其影响因素,以把握当前农村教师教育价值观的特点,并为农村教师形成正确的教育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一名爱好足球的藏族大学生。文章的主要内容是他在大学四年中的足球经历。笔者发现其在四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很少有其他少数民族球员取得向他一样的成功
1912年1月1日,随着中华民国的诞生,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退出历史舞台,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国家政治制度的改变必然会引起教育的改革。教科书是教育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