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测试技术,又称刑事案件polygraph测试、刑事测谎、犯罪记忆检测技术,是依据人心理与生理关系的原理,通过向被测人呈现一定的言语刺激,并用多道生理测试仪记录相关的生理反应,间接推断被测人对所涉及问题的犯罪记忆。心理测试检测的不是说谎本身,而是用来区分分罪人所具有而无辜者所不具有的生理反应,引起这种生理反应差异的是犯罪者所特有的犯罪记忆。因此基于GKT(犯罪知识检测)测试法基础上的认知综合测试法被认为是一种更为科学的心理生理测量方法。在实践中,皮肤电反应由于在有效性方面远远高于其他测试指标,因此成为心理测试中最常用的指标而得到广泛应用。 在以往以事件相关电位(ERP)为测试工具的“测谎”实验研究中,普遍采用视觉刺激为刺激材料,包括图片刺激和文字刺激等形式。而在实际案件中已作为一项补充的刑事技术手段广泛应用的多道生理测试仪,却又极少发现有运用视觉刺激作为刺激材料的研究。与实际运用一样,已有的研究大多也是运用“读题”即“言语刺激”作为刺激来唤起被试记忆的条件,继而探测被试的心理生理反应。 本研究运用实际案件中所使用的多道生理仪为测试仪器,以心理测试中最为主要的皮肤电阻的变化作为测试记录指标,通过模拟犯罪场景及过程,以实际心理测试中的言语刺激为参照标准,改进刺激方式为言语提示下的图片刺激,结合认知综合测试法中最为核心的GKT(犯罪知识检测)测试范式,对心理测试及其变式的有效性展开实验研究,探讨分别以言语刺激和图片刺激来呈现重要情境时,两种不同的刺激条件对犯罪人、知情人以及无辜者判定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