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植物抵御外界病原体入侵的防御反应中,植物抗性基因(Resistance gene,R)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大部分R基因属于核苷酸结合位点-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Nucleotide Binding Site and Leucine Rich Repeat domains,NBSLRR)类基因家族。NBS-LRR类抗病蛋白能够特异性地识别病毒因子,从而激活效应因子触发的植物免疫反应。在实验室前期工作中,我们从大豆中筛选到了一条对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及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SMV)均具有抗性的基因,根据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及其结构我们将其命名为NL(G12g132200)。NL(G12g132200)的基因组DNA,即gDNA对病毒具有抗性,而其cDNA的作用尚不明确。本论文中,首先我们克隆了NL(G12g132200)基因的启动子并分析了其表达特性,1 mM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处理及TMV的侵染诱导了该启动子,而SMV的侵染没有作用。通过不同长度的四种启动子诱导表达实验我们也找到了该基因受诱导的可能的未知功能顺式作用元件。NL(G12g132200)基因及调控其转录的ERF类转录因子基因的表达在大豆中受SMV侵染所抑制,暗示其在大豆-SMV互作中起着重要作用。由于无法直接克隆得到NL(G12g132200)基因的cDNA,我们利用酵母内源性同源重组系统得到了NL(G12g132200)基因ORF序列对应的cDNA并构建了两种过表达载体。NL(G12g132200)基因cDNA的瞬时表达对TMV和SMV仅具有部分抗性。NL(G12g132200)是N末端具有TIR结构域的TIR-NBS-LRR类抗病蛋白。为了明确这些结构域的功能,我们将其分为五个截段基因(TIR、NBS、LRR、TIR+NBS及NBS+LRR)以检测对病毒的抗性。结果表明无论是单独的结构域还是按序两两组合的结构域均完全丧失了对TMV及SMV的抗性,即三个结构域对其抗病毒活性而言都是缺一不可的。有趣的是,NL(G12g132200)的基因组DNA,即gDNA相比其cDNA对病毒更具抗性。有些内含子的存在能够有效提高基因的表达,这种现象称之为内含子介导的增强(Intron-Mediated Enhancement,IME)。NL(G12g132200)的gDNA上有四个内含子。为了探究上述实验结果是否与IME相关,我们利用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过表达载体以筛选能起到关键作用的内含子。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发现,插入了NL(G12g132200)各内含子的报告基因未能正常表达,因此NL(G12g132200)基因内含子对其表达的增强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检测到包含内含子2的报告基因在转录水平的表达量上调,表明内含子2可能是在转录水平上具有IME作用的内含子。我们也构建了研究NL(G12g132200)基因内含子在转录和翻译水平上调控的各种表达载体。对NL(G12g132200)基因抗TMV及SMV作用机制的深入探索将对大豆-SMV互作研究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