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地区农业保险现状及发展思路研究

来源 :内蒙古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nama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辽市的农牧民占全市人口的60%,是内蒙古传统的农业大市,作为自治区重要的农业产区,农业保险是为其规避农业生产中不确定风险的必要手段,为农业的稳产增产起到了保驾护航的作用。通辽市的农业保险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在农险产品服务和险种创新方面节奏较慢,无法实现以科技手段完成精准承保理赔,无法真正提高农户的农业保险体验。随着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农村收入来源、农村人口构成的深刻变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作为时代的新产物,适应目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对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也有着迫切需求,这种需求促进了社会各产业链的有效供给,如市场信息的获取和社会化服务体系的支持,追求发展的同时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而农业保险作为农业经营主体的保护伞,对于农户需求要有很强的适应性,创新型的农业保险险种也就应运而生。本文按照“农业保险的理论基础-实证数据分析-农户参保意愿分析-农业保险的创新与展望”的思路,运用实证分析与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系统性地研究了通辽地区农业保险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挖掘在平稳发展的表象下制约其发展的深层次原因,如农户有效需求不足、农业保险经营难度大及运营因素影响多等原因,提出创新型农业保险的发展路径。通过问卷调查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对通辽地区农户参与农业保险的意愿进行梳理,探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传统农户在农业保险需求方面的异同点,验证在农业生产机械化和经营信息化的影响下,发展农业保险对通辽地区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的积极影响。在农户分层分化加快,传统农业生产的“产-销-售”无法一体化背景下,借鉴其他省份农业保险发展的先进经验,验证多元化农业保险产品体系建立的必要性。最后就如何完善现行农业保险制度、契合农户和市场需求,为农户多样化需求提供更多保障为研究目标,提出融合政策性与商业性保险的有效模式,将创新型的农业保险作为完善通辽地区农业保险的有效途径,鼓励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带动小农户探索发展,将农户生产风险在更广阔的资本市场得到分散,实现风险的有效转嫁。
其他文献
村官现象从1995年江苏省率先招聘大学毕业生担任农村基层干部至今,有关大学生“村官”的探索已进行了13年。一个原本沉寂的行当,何以渐渐的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社等强势
“听、说、读、写”是语文的四大基本素养,其中“说”是最重要的一项,语文课让学生多说,才能培养学生成为能说会道的能人。语文课堂上教师要创造机会让学生说话,让他们交流,共同探
非法经营罪从投机倒把罪演化而来。面对大量的经济失范行为,条文规定较为抽象的非法经营罪逐步沦为新的“口袋罪”。在最高司法机关及地方司法机关的共同作用下,一方面,非法
在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的指导下,顺应高中生健康成长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在各地中学逐步开展。从目前各地中学的开展情况看,要有效做好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教
作为教师我们要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他们都是需要爱的,教师的爱如阳光洒满孩子们的心间,多给学生些宽容和信任,让每个孩子得到更好的成长。
数学思想是指人们对数学理论和内容的本质的认识,数学方法是数学思想的具体化形式,它是实践数学思想的具体操作和过程,实际上两者的本质是相同的,差别只是站在不同的角度看问题。
供销合作社在服务“三农”的实践中,越来越认识和感受到发展农村现代流通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建设新农村的必要途径,是助农增收的当务之急。作为我国组织体系最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