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交传中衔接手段的使用与口译质量刍议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yzy8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译研究是翻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融合了多种学科理论研究及成果,具交叉性特点。英汉交替传译是口译实践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其目的是通过口头表达传递话语信息。口译员在进行语言的转换时树立语篇意识,将话语信息视作完整的语篇来进行信息的处理,可以减轻口译现场的负担。除了对译入语和译出语两种语言的熟练运用和娴熟的口译技巧的把握,口译员还要掌握一定的语篇衔接手段。韩礼德(M. Halliday)在《功能语法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中总结了英语语篇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常用的五种衔接手段,即照应、替代、省略、连接以及词汇手段。衔接与连贯是语篇分析的核心问题,在英汉互译中,语篇衔接与连贯是否处理得当很大程度上影响翻译的成败,对于英汉交替传译亦是如此。交传的瞬时性决定了我们不能以评判笔译的标准来衡量口译的好坏,但无论用于何种交际目的,信息完整性、表达流畅、逻辑条理等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为了更好地符合这些标准因素,语篇衔接的研究就显得格外重要。本文的第一部分对英汉交替传译特点及衔接手段做了扼要分析。第二部分简单介绍了进行英汉交替传译衔接手段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三部分是论文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个层面分析了英汉交替传译前的准备工作,这其中除了包括确定口译对象及其背景主题,储备专业词汇;更重要的还有译员对语篇衔接的整体把握,一方面是有稿的语篇整体把握,另一方面是无稿的语篇整体把握,当然后者的难度更甚。第二个层面先从宏观上叙述了语篇衔接的处理策略,再分别从词素、词际关系、句际关系三个大的方面来探讨语篇衔接的手段。第三个层面为译后审校,包括在进行英汉交替传译实践中语篇衔接手段的体现,录音文本的检验,继而为第四部分的实例分析打下一定的基础。第四部分采用了美国总统奥巴马2013年10月17日关于美国政府恢复运作发表的讲话中的例子,通过对作者模拟的口译译本和作者整理的网络上的参考译本进行了对比和分析,以第三部分的理论为指导,得出此次模拟练习中针对不同的信息所采取的不同衔接手段及其各种策略下译文质量的评判标准。第五部分是结语,总结全文并进行理论反思。
其他文献
本文选用著名语言学家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法中的人际功能理论来分析2012年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俄亥俄州的总统竞选演讲稿。通过提取和分析语篇中的语气词,情态动词及人称代词,作者
20世纪中后期STS理论在美国逐渐兴起,并于80年代发展成一种富有实际意义的教学理论与策略。我国的STS教育可追溯至20世纪80年代,此后,一些学者和专家对STS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试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在持续大量引进外资的同时,却出现日益明显的资本外逃现象;近年来,在人民币预期汇率与名义汇率偏离导致的人民币预期升值以及国内固定资产价格上涨预
五味消毒饮加减预防和治疗烧伤感染15例韦东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530011南宁市南京路39号对中小面积烧伤,预防及控制感染是不容忽视的,在用药方面往往选用抗生素。我院曾于1989年以中药五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社会各个方面都进入了全面转型时期。腐败问题特别是行政权力的腐败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问题。随着腐败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来,我国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行,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以及我国经济建设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用“农业基
住房公积金制度从1991年开始建立,至今已经走过了22个年头,在我国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保障体系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对改善民生、提高城镇居民居住水平做出了较大贡献。但随着改
本文通过对观念艺术的发展历程的脉络梳理,并从哲学化,非理性,心理学等方法入手,根据中国观念艺术自身独特的发展历史,讨论关于观念艺术中的宣泄现象的表达,把观念艺术进行一
计算机硬件技术、软件技术和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以及在地勘领域的深入应用,为解决地质勘查数据采集难题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自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提出“地质矿产勘查信息化
纵观当代油画史,有相当多的艺术家作品画面呈现一种“乱序”的气质,西方主要代表为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家杰克逊·波洛克(Jackson Pollock)的无意识的滴洒行动绘画和·威廉德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