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接受国外教育思想影响的教师们的推动下,以及受到国外来华考察教育的人士的影响并对外国学生“大旅行”实践的借鉴,早在清末中国就出现学生“远足”及“旅行修学”的活动。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的“海外修学”也随后开始发展。以1918年南京高师向教育部申请支助学生赴日考察为始,国内各大学纷纷援此案例,派遣学生赴日考察。日本政府在接待中国赴日考察学生之后,因其本身即有通过“修学旅行”在其殖民地进行文化侵略的活动及想法,于是以退还庚款为契机,大力支助中国学生赴日考察,使得中国学生赴日考察活动日渐频繁。这种带有不良动机甚至包藏祸心的政策,不久即为中国政府所识破并加以废止,然而当时的国际环境和中国的国际地位使得这种活动禁而未绝,中国学生赴日考察活动仍时有发生。 在日本考察期间,中国学生参观日本各类学校、各种文化教育机构以及考察日本社会状况,并与日本社会及青年各团体积极交往,借此考察日本思想情况。不过相较于当时国内其他人士的出国考察,其影响小、收效不大;相较于同期日本学生来华考察,中国学生的考察纯粹是一种教育活动,且只能算是浮光掠影。但作为一种特定历史时期存在的特殊教育行为,自有其研究的价值和必要。尤其在新的历史时期,“修学旅行”开始引起更多人的重视,因此,对历史上曾经发生的“修学旅行”进行研究,自然有其现实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