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FP协议的以太网数据封装与解封装的设计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khksm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传输网主要有两大主流技术:以太网技术和SDH技术。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现有资源,高效而又简便地将以太网数据映射进SDH网络中,成为了现阶段传输网发展的一个瓶颈。  国际电信联盟(ITU-T)制定的协议通用成帧规程(GFP: Generic Frame Produce)正是尝试解决这个问题的一种新颖的数据封装技术。GFP作为一种数据链路层标准,提供了一种通用的将高层信号映射到同步物理层传输网络的方法,它具有灵活的封装机制,支持定长和不定长的客户信号,客户信号可以是不定长的以太网MAC帧或者IP数据报,也可以是定长的Fible Channel,ESCON等信号。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分析了EoS技术产生的背景,引出EoS系统中的三种数据封装技术;深入分析PPP/HDLC、LAPS和GFP三种封装协议的特点,总结出GFP封装的优势。其次,文章对EoS系统中的GFP封装/解封装过程进行详细模块划分,其中封装模块分为客户数据帧生成模块、客户管理帧生成模块、空闲帧生成模块、封装控制模块、帧多路复用模块和净荷扰码模块;解封装模块分为核心帧头解扰码模块、帧同步模块、净荷信息提取模块、净荷解扰码模块和帧多路解复用模块;最后,文章采用自顶向下的设计方法,对各个模块进行详细的代码设计,并在QuartusⅡ软件下进行功能仿真,在完成各个模块的设计之后,给出了顶层模块的仿真波形,完成了一路以太网MAC帧数据的封装与解封装。  本设计采用VerilogHDL语言完成,在Altera公司的QuartusⅡ软件下进行仿真。论文结合并行处理技术和查表法,提高了数据处理的速度,降低了数据处理的延时。这符合FPGA设计的原则,充分利用了FPGA丰富的逻辑资源和面积优势。
其他文献
激光打标是用激光束在各种待打标的材料表面打上永久的图形或文字。激光打标技术具有速度快、效率高、精度高、打标内容丰富,与材料无机械接触、无污染、成本低等优点。由于扫
载能粒子沉积技术是一种通过整体或部分提高沉积粒子能量来改善薄膜宏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论文针对铀钛合金的腐蚀防护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两个部分开展了沉积粒子能量对Ti/TiN薄膜生长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负偏压的形式和峰值是影响薄膜质量和使用性能的两个重要因素,首先采用分子动力学研究了偏压形式和峰值对薄膜形核生长、界面状态和基体沉积温度的影响。偏压峰值的增加可以提高沉积粒子的入射能量,随着沉积粒子入射能量的
双波长单纵模光纤激光器可以同时为波分复用光纤通信系统的两个信道提供光源,这不仅可以减少光源数量,而且还使系统设计更加紧凑、经济;另外,双波长单纵模光纤激光器也广泛应用
本论文比较详细地考察了RT不稳定性的平面烧蚀实验的数据测量与获取中涉及的各物理过程,通过对它们的分解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数据还原处理技术,并基于此给出了从XSC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