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索精子形态、精子顶体酶活性以及精子膜表面麦芽凝集素受体含量对不孕症患者体外受精率的影响。判断三者进行精子功能评价指标的意义,以及体外受精预测指标的价值,探讨它们的临床意义。旨在为不孕症患者行辅助生殖技术治疗前选择助孕方式提供理论依据,同时也为辅助生殖技术方法的改进和完善,积累理论和实践经验。方法研究中使用Diff-quik法进行精子形态染色,根据WHO严格精子形态标准进行精子形态分析,以精子正常形态率5%为界,分为组1(≥5%)和组2(<5%)。组1和组2分别采用体外受精(IVF)或卵胞浆内精子注射(ICSI)受精方式最后根据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临床妊娠情况进行分析讨论。同时研究中选择接受IVF治疗的3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我生殖中心平均受精率78.5%分为高受精率组(≥78.5%)及低受精率组(<78.5%),进行精子形态分析、分光光度比色法检测顶体酶活性以及酶标记法检测WGA受体含量。结果1常规IVF受精方式下,两组间受精率存在显著性差异((92.41%vs71.43%,P<0.01),卵裂率、优质胚胎率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95.35%vs96.43%、62.57%vs51.85%,P>0.05)。2 ICSI方式下,两组间受精率(83.59%vs76.03%)、卵裂率(89.32%vs87.78%)、优质胚胎率(63.04%vs51.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2(精子正常形态率<5%)中,ICSI组的受精率(71.43%vs76.03%)、卵裂率(83.08%vs87.78%)、优质胚胎率(51.85%%vs51.90%)高于IVF组,且卵裂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严重畸形精子症患者如无顶体精子、小顶体精子等通过ICSI治疗,获得较为理想的受精率、卵裂率、优胚率及临床结局。4头部缺陷精子百分比为77.48%,是精子形态缺陷率最高的部位。低受精率组(受精率<78.5%)头部畸形率(74.71%vs67.88%)、顶体异常数(92.57vs69.04)均高于高受精率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顶体完整率低于高受精率组,有显著性差异(78.71%vs90.27%,P<0.01)。5高受精率组的顶体酶活性显著高于低受精率组,且有显著性差异(71.56vs49.71,P<0.05)。6顶体酶活性与精子正常形态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7高受精率组的WGA受体含量显著高于低受精率组,且有显著性差异(92.65vs71.94,P<0.01)。8多元回归分析,体外受精率的55.7%由WGA受体的变化来决定。结论精子形态、精子顶体酶活性和精子膜表面麦芽凝集素(WGA)受体是评价精子功能的重要指标。三者对于男性不育病因的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