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开展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均顺利完成了监察委组建工作。县级及以下单位作为纪检监察工作的“第一线”,按照《监察法》要求,组建了监察委,最基层监察的“最后一公里”甚至说“最后一米”完全畅通,尤其是在镇街设立了县级监察委员会的派出监察室,这就意味着只要行使公权力,就要成为被监察对象,没有任何监管盲区,同时随着改革的不断向前推进,以前普遍存在的监察力量不集中、监察职能“相互打架”、监察的广度太小等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但是随着改革进入深水期,基层监察体制改革后,基层监察仍旧面临着权威性受到阻碍、监督名实不符、监察力量不足、纪法衔接存在堵点、内控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因此,深刻剖析基层监察体制改革后的变化,查找问题产生的根源,并制定相关整改措施,对深化基层监察体制改革,强化基层反腐败体制机制建设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以F市纪委监委及14个乡镇(街道)纪(工)委在监察体制改革后的工作开展情况作为例,在案例剖析的基础上,加以数据分析,深入查找基层纪委监委在推进监察体制改革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及原因。本文通过基层视角反观监察体制改革的作用和影响,总结改革的成效,从强化职能属性,完善相关制度等六个个方面,为我国监察体制改革向基层延伸,确保纪检监察工作取得实效提出具体可行、具有可操作性的建议,为扎实有效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向纵深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