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zywit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师生关系一直是高等教育学、社会学、哲学研究中的一个经典的话题,它对大学师生、高等教育乃至整个社会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当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存在诸多问题并广受质疑与诟病。与此同时,社会与高等教育正处于急剧变革之中,更使大学关系发展具有不确定性。有鉴于此,本研究选取大学师生关系作为主题,通过透视大学师生关系的内涵,构建大学师生关系的分析模型,开发大学师生关系的测量工具,将其应用于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调查,以此获得相关数据,并据此总结、归纳、分析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特征与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同时预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未来走向。大学师生关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而生成这种力的必备要素包括大学教师、大学生、知识、交往,四者缺一不可。与一般人际关系或是普通教育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大学师生关系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以及精神性等五大特性。研究大学师生关系,交往与知识两种视角必不可少。基于大学师生交往行为由疏离到紧密的发展趋势以及知识活动由权威到平权的发展趋势,可以将大学师生关系划分为四种模式:权威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父子式关系、权威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师徒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疏离型交往结合的合同式关系、平权型知识与紧密型交往结合的共同体式关系。同时,四种模式的排列顺序也是大学师生关系的演变趋势。根据上述相关理论,研究开发设计了 QCFSR5.0,用以调查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现实情况。调查使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了 35所本科院校,回收了 11050份调查问卷,通过统计分析,发现当前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处于合同式关系模式,其主要问题包括:学生学习主动性偏低,师生交往便利性不足,教师在交往中的主动性较差,师生交往对学生的非学业成长帮助较少以及考试内容倾向于记忆化。当然,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也存在一些不能忽视的潜力,诸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普遍关注学生体验,大学生创造性意识较高,课程不确定性内容形式较为多样。总体来看,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仍处于平权型的初级阶段,而交往行为则处于疏离型状态。进一步来说,当前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的最大问题在于流于形式,而忽视本质。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成了偷懒的“勤奋者”,大学教师成了做戏不做细的“表演者”,师生共同出演了一场“精致的演出”,致使我国大学师生知识活动问题更为隐蔽,更为复杂。此外,制度困境是造成我国大学师生交往疏离的主要原因,包括制度缺位、制度偏向以及制度空转等一系列因素使得我国大学师生交往处在一个“制度真空”的环境中。从更深层的角度来看,我国大学师生关系当前的问题是由于伦理与秩序的对撞导致运行逻辑出现失序,也是由于工具与价值的分裂导致理性取向存在困惑,更是由于传统与现代的差距导致发展环境失衡。面对未来,普及化、信息化、终身化将会对我国大学师生关系的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这种影响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因而需要我们进行前瞻性的预测分析并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其中,普及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提高了大学师生关系的地位,因此要求大学师生关系发挥更大的价值;信息化对大学师生关系的影响在于重塑大学师生的知识活动,强调有些知识不必再由大学教师在大学课堂上教授;终身化对大学师生关系最大的影响在于改变大学师生关系观念,使人们不再以学历作为开展大学师生关系的唯一目的,从而有可能实现纯粹的、质朴的大学师生关系。面对普及化、信息化以及终身化的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应通过转变观念、完善制度、加强设计、推进改革、营造文化等多方举措迎接新型大学师生关系的到来。
其他文献
笔者对造成实验异常现象的原因进行了总结,分析了三例实验异常现象实例。认为由应试教育培养出的许多教师.要担当素质教育的引路者,自身存在着相当大的难度。我们必须从日常教学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长江之肾”和国际重要湿地。地处长江经济带与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与成渝经济区的枢纽地带,位于长株潭城市群与武汉城市圈之间,承东启西,衔接南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优化教师的素质是教育的关键。该文就教师素质优化的定位及优化教师素质的对策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探讨。
对管道内壁实施阴极保护的主要技术问题:保护距离,阳极材料,阴极结垢等进行了分析和探讨,给出了计算保护距离的公式;提出了以铜芯外包钛再镀铂(或钌、铱、铟等混合金属氧化物
目前在我国高校和社区之间融合程度不深,但近年来高校深入社区进行文化建设的步伐加快,相关的理论研究也不断涌现。本文以江西省为例,对比国内外社区建设的模式,借鉴其他省市
目的:过多摄入高能量饮食是导致肥胖和超重的重要因素,但是对高脂饮食性肥胖产生抵抗的现象在人群和动物中普遍存在,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肠道菌群及其代谢物次级胆汁酸通过调节能量代谢影响肥胖的发生发展,且血清胆汁酸水平与肥胖人群的食欲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C57BL/6J小鼠,随机分配给予高脂饮食(High-fat diet,HFD)或低脂饮食(Low-fat diet,LFD)喂养12周,根据体重增长情况
目的探究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查在健康人群普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3949例体检客户为样本进行无创性动脉硬化检测及分析,应用欧姆龙科林动脉硬化诊断仪,观察检测结果。结果应用
<正>目的:DSP是否在成牙本质细胞内被MMP9酶切;酶切后的DSP片段是否分泌到不同部位,分别对牙本质生成发挥不同生物学功能。材料与方法:采用双免疫荧光激光共聚焦方法对DSP和M
会议
新会计制度的广泛实施全方位提升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水平,有助于保障单位资产安全,对收支预算计划、单位的稳步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有利于加快我国现代化建设进
为了研究不同有机质对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吸附行为及生物可利用性的影响,从黑龙江省未被多环芳烃(PAHs)污染的农业表层土壤中提取了矿质结合态胡敏酸(MHA)、矿质结合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