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路径的选择与强化—近代正定与高阳棉业对比研究(清末—1937年)

来源 :河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smlj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业作为近代中国第一大支柱产业和近代工业的象征,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这一时期中国棉业的整体发展和以往有很大差异,而具体到不同地区,其棉业发展也各具特色。地处河北的正定与高阳,其棉业发展在明清时期就已达到一定高度,植棉和棉纺织成为两地民众生产、生活极为重要的方面。就棉业发展路径而言,明清时期正定与高阳都是植棉业与棉纺织业并举,发展程度上并未表现出明显差异。但近代以来,尤其是清末民初,正定与高阳的棉业发展路径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特点:正定成为西河棉区的植棉大县,植棉业发展程度远超高阳;高阳则成为棉纺织大县,所产之棉布“冠绝华北”,正定在棉纺织业发展方面不能望其项背。为何两地在棉业发展上会走两条截然不同的路径?不同的发展路径下,又是如何契合当地的社会经济以及对普通民众生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究。本文在充分挖掘与分析史料的基础上,对近代正定与高阳棉业进行了考察,认为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根本原因在于近代正定与高阳在棉业方面选择并强化了不同的发展路径:正定选择并强化了植棉业,而高阳选择并强化了棉纺织业。首先,受制于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比较利益的影响,正定或主动、或被动地选择着力发展植棉业,而高阳则选择发展棉纺织业。其次,近代以来,无论是清政府、北京政府还是南京国民政府都认识到植棉与棉纺织的重要性,纷纷出台政策,以图棉业发展。由于政府政策的引导,正定成立了正定棉业试验场,并以此为平台,通过推广改良棉种、介绍低息贷款等方式,促进正定植棉业发展。高阳则借政府政策引导的“东风”,通过织布技术的传播、棉制品税收减免、提倡国货运动等方面的推动,棉纺织业得以大力发展。再次,商会的推动作用也不容忽视,正定商会积极推广改良棉种,规范棉花市场,为正定植棉业发展创造了条件,高阳商会则通过引入改良织机、扩充商学、改善土布运销等方式,积极谋求高阳棉纺织业的发展。总之,受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生态环境、比较利益的影响,近代正定与高阳选择了不同棉业发展路径,而政府的引导以及商会的推动则强化了正定与高阳棉业发展的路径。正是棉业发展路径的不同,导致近代正定与高阳呈现出不同的棉业发展特点。同时,两种路径的选择与强化也深刻影响着近代正定与高阳地区的农业种植结构、手工业发展模式、社会生活面貌等。近代正定与高阳在棉业发展方面都颇具典型性,对于二者棉业的比较研究,有助于深化对近代不同区域棉业发展特点的认识,同时也为探讨棉业与社会经济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针对学校对即时通信的需求,分析了校园即时消息产品不成熟的现状,在对Web Service技术作了简要的描述之后,探讨了应用Web Service实现校园即时消息系统协同工作的方法及其相关特
通过运用个体差异分析理论对信息势差产生与存在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信息消费主体条件差异性对信息势差形成的影响与作用,探讨了信息势差存在的消费主体差异必然性。
以草莓的匍匐茎尖为外植体,培养出离体脱毒苗后,将茎段转接到试验培养基中,研究适合草莓增殖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以建立一套快繁技术体系。结果表明:在培养基中添加适宜浓度
在"互联网+"时代,随着电商的崛起以及需求多样化发展,消费不断增强导致大量闲置物品产生,二手交易成为一个拥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在绿色经济、循环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政府对再
现代信息活动中出现了一系列新的伦理问题。加强信息资源管理的道德监控,是构建完善的信息伦理体系、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本文从监控的尺度、监控的机构、监控的实施三
介绍了向量空间检索模式的基本原理,并针对其不能区分每个术语(term)在文档中出现的次数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的改进的向量空间检索模式,很好地改进了此不足.
讨论同步时序电路初始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电路存储元件逻辑定级和可控性分析的同步时序电路逻辑初始化方法。同时也给出了针对ISCAS89电路的一些实验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