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是观察和比较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及有晶状体眼后房型人工晶状体中央孔型晶体V4c植入术治疗近视散光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接受手术的复性近视散光(散光度为-1DC~-3DC)患者60例(118眼),分为飞秒激光制瓣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Femtosecond laser-assisted LASIK,FS-Lasik)组30例(60眼)和有晶状体眼后房人工晶状体植入组(implantable contact lens,ICL以下简称ICL组)30例58眼,所有患者随访六个月,分别观察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视力、可预测性及有效性指数(efficacy index)及并发症。 【结果】: 1.飞秒组术后1、3、6个月视力分别是(1.05±0.12)、(1.09±0.16)及(1.09±0.17),ICL组分别是(1.06±0.23)、(1.10±0.20)及(1.12±0.21),两组患者术后1、3、6个月两组间的裸眼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飞秒组术后1、3、6个月等效球镜分别是(0.59±0.59)D、(0.40±0.56)D及(0.40±0.59)D,ICL组分别是(0.26±0.66)D、(0.22±0.52)D及(0.24±0.47)D,术后1、3个月两组间的等效球镜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飞秒组术后1、3、6个月有效指数分别是(1.04±0.13)、(1.09±0.15)及(1.09±0.16),ICL组分别是(1.20±0.40)、(1.23±0.36)及(1.26±0.38),两组术后1、3、6个月的有效指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4.飞秒组术后不适主诉以干涩及视物模糊为主,ICL组术后不适主诉以光晕及视物模糊为主,随术后时间延长逐渐减轻、消失。 【结论】: 1.两种手术方式矫正中度近视散光均是安全有效,中央孔型ICL植入术的手术预测性及有效指数更优。 2. ICL植入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的视标行数优于飞秒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