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卒中后便秘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中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功能恢复。有关调查结果显示,缺血性卒中患者大部分会出现便秘症状,甚至高达55%。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及学者意识到卒中后便秘的特殊性与重要性,对于卒中后便秘的干预正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的:采用针灸联合生物反馈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来治疗缺血性卒中后恢复期出口梗阻型便秘,通过随机分组对照研究观察各组的疗效差异,探讨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其临床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根据罗马Ⅲ标准及辅助检查结果,选取2011年3月至2012年02月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南京市中医院)脑病科及肛肠科便秘门诊及住院患者,符合缺血性卒中恢复期便秘属于出口梗阻型患者共40人,其中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50-84岁,病程0.5-20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针灸+生物反馈组)、药物对照组(聚乙二醇常规治疗),每组各20例。治疗组针灸主穴:八髎、百会、大肠俞、肾俞、天枢、大横、中脘、气海、关元、上巨虚。生物反馈治疗以触发电刺激结合凯格尔盆底肌肉锻炼治疗。对照组聚乙二醇(福松)治疗方案:2包po.Qd。所有组别均以10天为一个疗程(1/日),治疗3个疗程,评价疗效指标,随访一个月。以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为疗效评价标准,并观察患者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改善情况。
结果:治疗组20例,痊愈O例;显效4例;有效11例,占75%;无效5例,占25%。对照组20例,痊愈0例;显效4例;有效10例,占70%;无效6例,占30%。两组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各组便秘患者生活质量问卷(PAC-QoL)、便秘严重程度(CSS)总分明显下降,较治疗前比较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在治疗前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出口梗阻型便秘疗效肯定,能够改善便秘症状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出口梗阻型便秘在改善便秘症状的同时,对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优于药物对照组(聚乙二醇)。3.针灸联合生物反馈治疗缺血性卒中恢复期出口梗阻型便秘无不良事件发生,安全性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