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纳米颗粒及其复合纳米结构的制备和发光特性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kingstarK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传统的Ⅱ-Ⅵ族半导体量子点相比,碳纳米颗粒不含金属元素,具有无毒性、不污染环境、源料丰富、成本低廉等优势,跟同族的硅量子点相比,合成碳纳米颗粒的方法简单多样。碳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质独特而丰富,已经在生物医学领域和光电子器件领域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利用油酸辅助蔗糖碳化的方法制备C8结构的碳纳米颗粒,通过对其进行表面处理来调控其发光特性,研究其发光机理;设计了基于C8碳量子点的电致发光器件,研究其载流子输运和复合性质;利用以共沉淀法制备的Fe3O4纳米颗粒为种子,以蔗糖为碳源,采用水热法制备得到核壳结构的Fe304@C磁性纳米颗粒。利用选区电子衍射和X射线衍射证实合成的碳纳米颗粒具有C8结构。这种碳纳米颗粒的光致发光(PL)的光谱范围较宽(390-640 nm),包含430和520 nm的两个发光峰。将制备的C8结构的碳纳米颗粒在碱性条件下用紫外灯照射8小时后,PL谱中绿光峰几乎消失。通过对比研究样品处理前后的表面结构和光吸收,发现Cs碳纳米颗粒的绿光发射来源于纳米颗粒表面与酯基相关的表面缺陷。基于C8碳量子点的有机-无机杂化发光二极管(LED)具有独特的电致发光特性,随着外加偏压的变化器件的发光颜色从蓝光变到绿光和红光。通过分析器件的结构、能级分布和J-V特性,并结合分析载流子传输层和量子点层的光致发光特性,揭示了隐藏在器件电致发光现象背后的物理机制。我们发现随器件外加偏压的变化,器件界面势垒发生变化,从而引起载流子的传输机制发生相应的变化,同时器件中电子、空穴复合的空间区域发生转移:随偏压的增加,电子、空穴的复合区域从电子传输层转移到碳量子点层、载流子复合区域的空间转移导致器件的发光颜色从蓝光变到绿光、红光。利用铁盐共沉淀法制备了具有立方结构的Fe3O4纳米颗粒,其直径分布在7-20 nm范围内。把它作为种子,以蔗糖作为原料,利用水热法合成了核壳结构的Fe304@C纳米颗粒。通过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和拉曼光谱分析证实合成出核壳结构磁性纳米颗粒。这种复合纳米颗粒表面主要存在跟碳、氧相关的化学基团,这跟碳量子点的表面结构很相似。碳层包覆提高了Fe304纳米颗粒的稳定性,同时它的良好导电性有望提高以Fe3O4纳米颗粒作为阳极的锂电池的容量和循环稳定性。
其他文献
冯·贝多芬,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小镇,他的音乐思想及创作风格不仅轰动一时,且泽被后世,对未来音乐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贝多芬一生写了10首风格不一的小提琴奏鸣曲,其中最受人们
通过对仓山学区部分高校500名学生就大学生健康意识与健康行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的健康意识尚能较好地支配健康行为,但是男、女生之间,文、理科之间对某些问题存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会议
ue*M#’#dkB4##8#”专利申请号:00109“7公开号:1278062申请日:00.06.23公开日:00.12.27申请人地址:(100084川C京市海淀区清华园申请人:清华大学发明人:隋森芳文摘:本发明属于生物技
近代版权、著作权概念发端于欧洲,经由日本转译到中国。《大清著作权律》是中国第一部具有现代意义的版权法。新中国后,为了便于海峡两岸暨港澳交流和对外交流,《著作权法》
金属-气体共晶定向凝固法,也称为Gasar,是一种利用气体(主要是氢气)在金属固-液两相中的溶解度差制备规则多孔材料的新工艺。所制得的多孔材料具有圆柱状定向排列的孔隙结构
公共危机信息收集是公共危机信息管理的首要环节。文章在全面认识公共危机信息含义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公共危机信息收集的范围,明确了公共危机信息的收集渠道。
本文首先从开源的定义,开源协议的介绍,开源开发者的动机三个方面介绍了开源软件的背景。然后通过对Linux的诞生、发展和市场占有率,谷歌和甲骨文关于Java的版权之争,Android
在镁合金中运用纳米技术可以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储氢性能及其他性能。概述了纳米材料定义与分类、纳米材料的结构、表面纳米化的制备方法、镁及镁合金表面纳米化;综述了纳米
目的为调Q开关联合射频治疗黄褐斑的疗效观察。方法 52例患者分为A、B组,每组均26人。A组仅使用调Q开关激光治疗黄褐斑,B组使用调Q开关联合射频治疗黄褐斑。结果调Q开关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