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对脑出血大鼠急性期脑组织Nrf2、HO-1、NQO1表达的影响,探讨针刺对Nrf2-ARE信号通路及其下游靶蛋白对脑出血大鼠病灶周围神经细胞保护作用,为临床寻找急性脑出血的治疗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立体定向脑内注入自体血方法制备大鼠脑出血模型。共选取54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针刺组(模型+针刺组);每组根据1d、3d、7d不同时间点再分3个亚组,每个亚组6只大鼠。采用Longa评分法来综合评价各组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HE染色法,观察大鼠脑组织形态变化。免疫组化、Western-blot、RT-PCR方法检测不同时间点各组大鼠脑组织血肿周围Nrf2、HO-1、NQO1蛋白及mRNA的表达情况,并对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神经行为学评分结果:假手术组未见任何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模型组大鼠出现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术后3d神经功能缺损最重,术后7d减轻。针刺组大鼠在各个时间点的评分均低于同时间点模型组。说明针刺可明显减轻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大鼠神经功能缺损症状,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2.HE染色结果:假手术组大鼠脑组织未见出血灶,脑组织结构完整。模型组大鼠脑组织在光镜下出血灶明显,病灶周围组织水肿,胶质细胞大量增生,炎细胞侵润,3d时变化最为明显,7d时减轻。针刺组各个时间点与同时间点模型组相比,脑组织破坏程度均有所减轻。3.免疫组化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各个时间点可见少量的Nrf2、HO-1、NQO1阳性细胞表达,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各个时间点有明显的Nrf2、HO-1、NQO1阳性细胞表达,术后1d开始增多,术后3d达到高峰,至术后7d表达开始下降,与假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针刺组与模型组比较,术后1d时间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于3d、7d时间点Nrf2、HO-1、NQO1阳性细胞表达都高于同时间点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Western blot方法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各个时间点Nrf2、HO-1、NQO1蛋白有少量表达,且在各时段无显著变化(P>0.05)。模型组大鼠Nrf2、HO-1、NQO1蛋白表达量于术后1d已有较明显增多,术后3d表达最多,术后7d较高峰期有所回落,但表达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组大鼠各个时间点Nrf2、HO-1、NQO1蛋白表达量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RT-PCR方法检测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各个时间点均有少量Nrf2、HO-1、NQO1 mRNA表达,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d,模型组大鼠即有相当数量的Nrf2、HO-1、NQO1mRNA表达,术后3d达到高峰,术后7d较峰值有所回落,但仍高于假手术组(p<0.01)。针刺组大鼠各个时间点Nrf2、HO-1、NQO1mRNA的表达与同期模型组比较,均明显高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相关性分析显示:Nrf2与HO-1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62;Nrf2与NQO1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883;NQO1与HO-1的表达呈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88。结论:1.“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以明显降低脑出血大鼠脑组织缺损评分,改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2.“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以减少炎性细胞浸润,降低脑水肿程度,改善血肿周围组织神经细胞破坏。3.“百会”透“曲鬓”头针疗法可以促进Nrf2、HO-1、NQO1的表达,从而对抗氧化应激损伤,发挥脑保护的作用。4.脑保护作用的发挥,可能是通过激活Nrf2-ARE信号通路诱导下游HO-1、NQO1的表达来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