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慈溪市宗汉街道为研究区,应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方法,分析试验区景观格局特征,结合景观中心度指标节点度和紧密度,确定了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并划分为中心节点、关键节点及基本节点等3种类型。运用生态适宜性分析方法和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构建了城镇区绿地系统潜在的生态廊道。
结果表明:城镇区有53个绿地斑块,构成了城镇区绿地生态网络节点的核心;规划的14条潜在生态廊道能很好地结合绿地资源分布特点,连通城镇区核心绿地斑块,构建城镇区生态绿地网络系统。运用网络分析,通过α指数、β指数、(γ)指数等网络结构指数,对规划前后生态网络进行比较,从中选出最优的规划方案。结果表明最终规划方案能使景观的破碎化程度得到改善,绿地斑块形状的复杂性程度进一步增加,景观连接度得到提高,说明规划方案生态网络可进一步明显改研究区现有绿地系统的数量和质量。同时,根据最终规划方案确定了“两廊、四园、五区、六线、多极”的整体空间结构,构筑城镇统筹的绿地生态网络体系。
通过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最小费用距离模型、景观中心度评价等方法,可以定量地评价城镇绿地系统现状,优化城镇生态绿地网络,为城镇绿地生态网络规划与管理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