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通过高分辨率CT(HRCT)及多平面重建(MPR)评估良恶性肺部局灶毛玻璃样结节的影像学表现。 方法:我们对经病理学和临床证实的40例肺部表现为磨玻璃结节患者的人口学资料、病灶大小、病灶位置、衰减值、HRCT/MPR特征包括形状、界面征、空气支气管征、胸膜凹陷,血管受累等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15例良性病灶,25例恶性病灶。使用卡方检验、Fisher精确检验来分析良恶性局灶毛玻璃样结节的影像学差异。 结果:40例患者中包括15例良性和25例恶性,良性结节首次发现其CT征象与恶性结节在结节大小、位置、CT异质性、胸膜凹陷征及空气支气管征对于恶性结节有统计学意义。恶性肿瘤中血管侵犯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73%,准确率为78.8%。同样在CT上毛玻璃样结节出现异质性表现的敏感性为88%,特异性为93.3%,准确率为88.9%。而胸膜凹陷征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率分别为92%、93%和92%。空气支气管征有92%的敏感性、93%的特异性和92%的准确率。所有良性磨玻璃结节在观察三个月后复查CT完全消失或体积减小,而恶性结节在三个月后没有任何变化或体积增大。 结论:肺局灶磨玻璃结节密度不均匀、出现胸膜凹陷征、内部空气支气管征强烈提示恶性,首次诊断有困难时建议3个月复查,从而减少了诊断过程中的过度的外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