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随着互联网应用平台与社会大众关系的深化,传统文学创作以网络为平台,诞生了一种新形态——网络文学。它经历了十余年的萌芽、发展、成熟和创新,如今成功完成了蜕变,成为了以内容文化产业为依托,以网络文学企业来经营的独特商业模式。在互联网2.0时代,这种“互联网+文学创作行业”的模式还将进一步深化,创造巨大的盈利价值。内容文化产业下的网络文学企业是产业结构转型趋势下的鼓励领域,在战略规划指导下得到了相关出台政策的支持,是充满活力和潜力的新兴行业,具有进一步探索的价值意义。 内容产业中优质知识产权(Intellectual Property,简称IP)的价值日益凸显,而网络文学企业的核心价值资源来自创作优秀文学作品的写作人才本身,如何对人才进行选人、育人、留人十分重要。故本文以写作人才的管理为角度,旨在尝试构建一套匹配这类新颖文化创意类人才的管理模式,以期对此能提供一定的研究贡献。研究以人才管理的激励制度、牵引制度、约束监督制度和竞争淘汰制度四个方面的内容为框架,构建了在此基础上契合网络文学企业的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并以“阅文集团”为例,进行现状分析和实际调研,提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完善建议。 具体而言,本文对阅文集团旗下的起点中文网、起点女生网、创世中文网和潇湘书院在具体人才管理的激励、牵引、约束监督、竞争淘汰制度上进行对比案例分析,并对几个网站的文学作品的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计算,用总计776个有效样本对作者的收入水平进行了估计分析。其次,对同一网络文学行业的“中文在线”和“晋江文学城”进行案例比较分析,对类似文化行业的美国的亚马逊Kindle模式和日本的3G手机小说模式做补充经验借鉴分析。最后通过关于“网络文学企业的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调查研究”的问卷,对起点中文网、起点女生网、创世中文网、晋江原创网、潇湘书院、纵横中文网、17K、红袖添香、云起书院、掌阅小说网和阿里文学等十几家网络文学网站的作者进行调研。笔者通过社交网络平台新浪微博的私信渠道进行联系,经过网上留言和沟通交流的过程,尝试发放在线链接填写问卷,实际获得的有效问卷数为117份。 结合文献研究,行业数据分析,网站样本测算和问卷调查的结果,当前网络文学企业的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现状为:第一,激励制度方面,在线作品阅读消费的收益分成和读者的虚拟货币打赏分成是作者的主要收入来源,其次少部分作者由于实现了作品的实体书出版、影视剧改编、游戏改编和动漫改编,获得了版权权利带来的其他方面的渠道收入。在企业方面,部分网站有初级的最低收入保障和其他奖金计划等内容,少数网站建立了选择针对部分作者群体的一些社会和商业保障以及福利计划。第二,牵引制度方面,企业组织策划过短期培训和研讨会等活动,目前有打造专业培训系统的远期规划。第三,约束监督制度方面,没有专门的网站管理系统,作者权利受损和作品质量管理把控欠缺的问题仍存在。第四,竞争淘汰制度方面,通过各种反应绩效水平的数据考核指标的设定,建立了高度竞争流动的管理,另一方面由于给作者带来巨大创造压力也造成了人才的流失。 根据现状分析可以看到,阅文集团当前的写作人才的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第一,激励方面,浮动薪酬的高不确定性给作者带来最大创作压力,相应的其他补充报酬和福利奖金制度却很缺乏,基本没有社会保障方面的内容。第二,牵引方面,培训环节严重空白,商业化程度过高导致了网络文学作品内容冗长低质的问题严重。第三,约束监督方面,抄袭问题频发,盗版问题带来的利益受损严重,版权维权困难重重,部分作品内容低俗化带来的消极影响依然存在。第四,竞争淘汰方面,绩效指标仅以销售类的财务指标为考核,不重视作品本身内容质量打击了部分作者的积极性,付费阅读的单位章节消费只以字数为计算标准计价,数量取胜带来的问题背后是作者高强度的创作压力和精力有限的矛盾,导致了部分人才的流失问题。 根据以上的实证研究,基于存在问题本文给出了以下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激励制度方面,建立作者等级评价体系,给予不同的基本固定薪酬,浮动薪酬方面要结合以章节订购量作为绩效考核指标来分成,更具激励性。丰富各类奖金福利计划的内容,提供适当的最低保障。第二,牵引制度方面,建立完善的长期培训系统和机构,此外网络文学作者地缘上分散且大部分不是全职写作,应大力倡导E-learning的培训方法,有效解决时间和空间上存在的障碍。第三,约束监督制度方面,网站要建立专门的监测和审核系统,大力打击抄袭和盗版问题,把控不良内容审核问题。并尝试建立企业间数据库,进行行业合作维权问题,联合有关部门和立法机构打击盗版,维护作者知识产权。第四,竞争淘汰制度方面,建立基于各种全面绩效评价指标的作者考核制度,划分作者等级,为进行薪酬管理提供有效依据,建立人才搜寻库,也邀请传统实体出版行业的优秀作家到网络平台来进行创作,实现双赢。 总体而言,本文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研究内容上,网络文学企业属于新兴的内容文化产业,以互联网+的独特商业模式构成,目前还处于飞速发展的上升期,本身也还不成熟存有进一步研究探索的价值。第二,研究主题上,目前学界主要研究集中在商业模式,盈利模式,营销模式,版权问题和产业经济等领域,以企业内部写作人才的管理视角来看,深度上和广度上都还没有大量丰富成熟的成果,本文正是以填补这方面的研究空白为目的来展开调研的。第三,管理模式上,本文基于彭剑锋学者的人才管理的四大模式为理论基础,结合网络文学企业的写作人才的自身特质,重新构建了基于牵引、激励、约束监督和竞争淘汰等内容的管理模式的内涵,以期对这类独特人才进行专业化管理提供新的标准和方法。第四,研究对象上,实际上网络文学作者,以签约合同与企业形成了松散的雇佣关系,本身并不是企业的传统雇员工,却为企业创造了核心的价值,属于专业化的人力资源外取形态的超组织人力资源,管理上存在相应的复杂化和难度性。由于信息的匿名性和地域的分散性,对他们进行实地调研基本不太可能,样本获取难度相对一般调查也实属不易。故笔者采取了通过社交网络的渠道联系,回收了117位作者的调查问卷,针对这类文化人才群体样本回收已经取得较好效果,为调研的真实性提供了有效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