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活动中针对不同的内容进行美术作业的设计,美术教师在教育理论、教学经验、教材分析过程当中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所以当教师在进行每一堂课的美术作业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新课程标准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密切相关,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升想象力与创造力,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对社会与自然事物的热爱及责任感,开发创造美好生活的意愿与能力。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美术教师在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布置美术课堂作业方面的研究,对于美术教师实现学科创新与教学创新,促进教学改革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在针对南京地区初中美术教师的问卷调查《影响教师教学策略的制定与布置美术课堂作业的调查表》中看出:(1)在教学中教师根据具体情况较少调整美术作业,制作活动和团队配合能力的作业较少;(2)课本中的美术建议栏目是教师布置课堂作业的主要形式;(3)美术教师较少根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教材的分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等因素进行教学活动的调节;(4)网络、学科优秀教学案例是美术教师获取课外教学资料的主要途径:此外.通过与教师对话,还发现:在美术教师课堂实际操作中未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兴趣趋向、课前没有充分吸纳学生的意见、学习效率低下,教师使用教学手段和对教学工具的选择上存在单一性;无法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和最终的学习效果,这都与“教学策略的制定”、“课堂作业的形式”有直接的关系。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了美术教师在制定美术教学策略和布置课堂作业时应当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水平、《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具体的教学情境而定。进而本文还提出了优化美术作业的相关建议:(1)针对调查中出现的问题给出的建议;(2)优化美术教学的相关建议;(3)提高美术作业质量的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