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哮喘是一种以气道可逆性气流受限、肺部炎症及气道重塑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嗜酸细胞(EOS)可产生嗜酸性阳离子蛋白(ECP)和白三烯等多种炎症介质[1],是哮喘气道炎症的关键效应细胞。血清EOS增多同哮喘恶化相关[2,3]。白细胞介素-5(IL-5)和白细胞介素-13(IL-13)主要由Th2细胞分泌。IL-5可调节EOS多方面的功能,如细胞增殖、从骨髓到外周血的迁移、成熟、活化、组织中的集聚存活时间以及对刺激源产生应答等[4]。IL-13对参与哮喘多种细胞都有刺激活化作用,包括B细胞、肥大细胞、嗜酸细胞、肺泡上皮细胞、纤维母细胞以及气道平滑肌细胞等[5]。此外,IL-13还可刺激气道上皮细胞产生嗜酸细胞活化趋化因子(Eotaxin )促进肺部EOS增多。IL-5受体(Interleukin-5 receptor ,IL-5R )可以特异结合IL-5,有膜结合性和可溶性蛋白两种形式,可溶性IL-5受体(sIL-5R )在体外可阻止IL-5介导的Eos及嗜碱细胞活化,具有抗炎症潜力[6, 7]。IL-13受体2(IL-13R 2)是一种“诱饵”受体,对IL-13有负性调节作用[8]。IL-13R 2以胞膜蛋白、胞内蛋白和胞外可溶性蛋白三种形式存在,其中可溶性IL-13R 2 (sIL-13R 2)在IL-13反应中起关键作用[9]。本研究探讨联合应用sIL-5R和sIL-13R 2对哮喘小鼠气道嗜酸细胞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影响,从而为哮喘的治疗提供新方法。目的:通过观察可溶性IL-5受体(sIL-5R )联合可溶性IL-13受体2(sIL-13R 2)对哮喘小鼠气道炎症及气道高反应性(AHR)的影响,了解sIL-5R联合sIL-13R 2对哮喘潜在的治疗价值。方法: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A组)、哮喘组(B组)、sIL-5R组(C组)、sIL-13R 2组(D组)及sIL-5R +sIL-13R 2组(E组),除A组外,其余各组以卵白蛋白(OVA)致敏和激发,建立哮喘模型,A组用生理盐水代替OVA。C组每次激发前30分钟腹腔注射sIL-5R 100μg,D组每次激发前30分钟腹腔注射sIL-13R 2 100μg,E组每次激发前30分钟腹腔注射sIL-5R 100μg+sIL-13R 2 100μg,A组及B组每次激发前30分钟腹腔注射等体积PBS。比较各组小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细胞计数、肺组织学检查、不同浓度氯化乙酰胆碱激发后的肺阻力。结果:①与A组相比,B组BALF中细胞总数及嗜酸细胞(EOS)数显著增加(P<0.01,P<0.01),病理示肺组织损害明显。与B组相比,C、D、E组BALF细胞总数及EOS均显著下降(P均<0.01)。与C组及D组比较,E组细胞总数和EOS进一步下降(P<0.01,P<0.01)。C、D、E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减轻,炎症反应轻微。其中E组病理变化呈进一步减轻。②与A组相比,在氯化乙酰胆碱激发下,B组肺阻力显著增加(P<0.01)。与B组相比,C组肺阻力无明显改变(P>0.05),D组和E组肺阻力显著减小(P<0.01,P<0.01)。与D组相比,E组肺阻力进一步减小(P<0.01)。结论:sIL-5R联合sIL-13R 2可明显减轻哮喘小鼠气道炎症,降低AH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