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萨奇病毒B组5型野生型及假病毒小鼠模型的建立和初步应用

来源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yjc02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柯萨奇病毒B组5型(Coxsackievirus B5,CV-B5)属于小核糖核酸病毒科(Picornaviridae)肠道病毒属(Enterovirus),是引起病毒性脑炎和无菌性脑膜炎的主要病原体之一。此外,CV-B5还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手足口病、急性肝炎、扩张性心肌炎、胰腺炎、弛缓性麻痹、胰岛素依赖型(I型)糖尿病等多种疾病。然而,目前针对CV-B5感染引起的疾病尚无特异性治疗药物,也未见CV-B5疫苗及动物模型相关研究的报道。本研究应用CV-B5野生型毒株CV-B5/JS417建立了乳鼠模型。通过攻毒实验确定攻毒对象为3日龄BALB/c乳鼠,攻毒方式为腹腔注射,攻毒剂量为26LD50。取攻毒后濒死乳鼠的不同组织进行病理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显示肝脏、脑、脊髓、心肌以及后肢骨骼肌出现明显病变。应用建立的模型进行了疫苗主动免疫和被动保护效果研究。CV-B5灭活疫苗免疫母鼠后对其3日龄乳鼠腹腔攻毒,获得母传抗体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疫苗的ED50为3.05×107CCID50。应用CV-B5抗血清与CV-B5/JS417活病毒体外中和后腹腔注射乳鼠,结果显示抗血清体外中和可阻断CV-B5/JS417引起的乳鼠发病,抗血清含量和保护率呈现剂量效应关系。应用野生型CV-B5/JS417毒株构建CV-B5感染性克隆并进行病毒拯救。CV-B5/JS417感染Hela细胞后提取病毒RNA,逆转录合成cDNA,扩增全长序列后将PCR产物与pSVA载体连接,转化后提质粒获得CV-B5全长克隆质粒pSVA-CV-B5。pSVA-CV-B5与表达T7聚合酶的质粒共转染到Hela细胞中,细胞病变后收获,得到病毒滴度为4.22×108CCID50/m L的拯救病毒,乳鼠攻毒实验表明病毒可致3日龄BALB/c乳鼠死亡。此外,在pSVA-CV-B5的基础上构建了CV-B5假病毒pCV-B5-Luc。利用荧光素酶标记的pCV-B5-Luc假病毒建立小鼠模型。确定攻毒对象为4周龄雌性BALB/c小鼠,攻毒方式为尾静脉注射,检测时间为攻毒后16h,攻毒后小鼠肝脏器官可检测到荧光信号。应用该模型进行疫苗主动免疫和被动保护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将pCV-B5-Luc尾静脉攻击CV-B5灭活疫苗免疫后的小鼠,或采用CV-B5抗血清腹腔注射小鼠后尾静脉攻击pCV-B5-Luc,均可有效保护小鼠抑制假病毒感染。综上所述,本研究应用CV-B5野生型毒株建立了首个乳鼠模型,并应用该乳鼠模型对CV-B5灭活疫苗的主动和被动保护效果进行评价。同时构建了CV-B5感染性克隆及荧光素酶标记的假病毒,并基于该假病毒建立小鼠模型,通过活体成像技术观察CV-B5假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情况,与野生型毒株乳鼠模型比较。研究成果为CV-B5疫苗的研发及致病机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现代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常用腧穴的应用规律,为提高临床疗效奠定文献学基础。方法:在万方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检索并记录从建库至2013年12月31
荞麦主要分布于西南、西北等老少边贫地区,是这些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由于荞麦是无限开花结实习性,产量水平较低,加之荞麦生长环境远比水稻、小麦、玉米等大宗作
<正>国有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不彻底、不到位、推进难等问题的根源主要来自外部。进一步深化国企"三项制度"改革,要从外部五大维度入手,推动和加快内部改革。劳动、人事、分配
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关键渠道。随着农村品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现代农业对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生产周期有了更高的要求。本文通过对西充县农业技
<正>四川工业于演进发展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第一",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内到外"的跨越。改革开放开辟了四川工业快速崛起、转型升级的新征程,推进改革再深化、开放再扩大,则
目的:探讨对老年肺炎住院患者实施细节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4例老年肺炎患者按照随机性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2例。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细节
近年来,我国蔬菜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对此加大蔬菜质量安全监管力度,管好群众关心的“菜篮子”,将保障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促使蔬菜生产主体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减少单位面积使
该文结合项目地块的现状环境,分析了厂区园林景观设计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景观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总体布局、道路布局和景观详细设计等,旨在将生态可持续的
β-地中海贫血(β-地贫)是一种可致死、致残的遗传性血液病,临床上具有较宽泛的表型变异谱,在致病基因型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患者的临床表型严重程度有很大的差异。探索影响
双孢菇是世界食用菌生产中最大的一个菇种,分布地域较广泛,其中酚类物质含量丰富,这些酚类物质具有良好的抗氧化、抗诱变、抗肿瘤病毒、抑菌、减缓骨质疏松、健齿、降血脂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