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基于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npeiz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权激励产生于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发达经济体,经过几十年的实践表明,是有利于将管理层和所有者利益统一的有效工具。我国于上世纪末引入股权激励机制,但是由于当时的公司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限制,我们的股权激励制度产生了一些问题。伴随着2005年股权分置改革启动,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试行)》(后文简称“试行办法”),以及其他配套政策的实施,我国股权激励进入发展的快车道。  本文尝试结合我国国情和中小板、创业板民营上市公司的独特特点,对06年以后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建立实证模型,探讨上市公司高管股权激励与公司绩效的关系。本文股权激励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以及文献综述进行阐述,接着对中小板和创业板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现状进行分析,并发现其特点。然后,在实证分析中结合股权激励理论和中小板、创业板特点提出假设,在变量选择上,本文试图从多维度综合描述公司的经营业绩,选择使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的七个财务指标提取公共因子,取得公司经营绩效的综合因子作为被解释变量,将公司股权激励计划中授予的股权比例与有效期剩余时间的乘积作为解释变量,并根据民营上市企业特点引入公司规模、资产负债率、营运能力、偿债能力、独立董事比例、股权集中度、两职合一和高管薪酬7个控制变量。  本文选取2006年后中小板、创业板实施股权激励的非国有上市公司的财务指标作为样本数据,并剔除实施股权激励时间较短和数据不完整的样本,得到研究样本数据(359个),经过因子分析法得到表征企业绩效的综合因子,然后通过T检验对股权激励业绩进行定性分析,最后,建立固定效应模型,并对结果进行检验。  经过多方面分析,本文得到以下结论:(1)股权激励比例和有效期与上市公司绩效显著正相关;(2)对控制变量进行分析得到:资产规模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资产负债率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负相关;流动比率与企业绩效存在负相关;总资产周转率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两职合一与企业绩效存在显著正相关;(3)独董比例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和高管薪酬与企业绩效正相关都没有被实证检验通过;  最后,本文得出结论,并依据结论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分析研究的不足。
其他文献
本文结合实际病例介绍了獭兔囊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以及实验室检查方法,并提出了有效的治疗措施和预防方法.
当前北京市政府正式把北京市定位为创新型城市,为达到这个目标政府依据国家科技计划结合自身情况制定了包括“二四八”重大创新工程在内的大量科技计划,并围绕这些计划制定了众多的科技政策。这些科技计划政策对自主创新究竟有多大促进作用?目前国内对此的研究不多。本研究对科技计划政策作用首都企业自主创新发展具有参考价值。本文的主要成果:(1)本文总结促进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因素,分析科技计划政策作用企业自主创新发展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曾有幸聆听了张红老师的《面积认识》一课,深受启发,感悟颇多。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改变教育理念,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把课堂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主体性和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