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篮球文化建设研究——以陕县大营村为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begg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体育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高质量健康生活的观念已经不断的深入人心。篮球运动因其便于开展,活动强度因人而异,适合不同体质的人群。所以,篮球运动逐渐成为了人们进行日常身体锻炼的运动项目之一。但是,我国群众性篮球运动的社会化程度就总人口来说,比重还是较为低下的,尤为突出的是,大部分农村地区非常落后,除了群众性篮球运动开展需要的物质条件不足外,群众的参与意识和管理水平也较低。  在三门峡市经济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其体育事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三门峡农村篮球更是一跃成为全省群众体育的热点。大营村作为三门峡市一个地处城乡结合部的村庄,近年来经济不断发展,经济起飞的序幕逐渐拉开。2007年该村划入三门峡工业园区后,大大加快了城镇化进程。伴随三门峡农村篮球活动的发展,大营村篮球文化建设突飞猛进,取得了累累硕果,是远近闻名的“篮球村”。  本文采用文献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从大营村篮球活动的历史、现状、基础设施建设、群众心理与文化层面对大营村的篮球活动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  1.大营村篮球运动开展较早,发展水平较高,在河南省农村篮球运动发展的历史上极具典型性,现在的大营篮球发展速度快,基础社会完善,群众基础较好,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同步展开,在我国农村篮球文化建设方面独具特色。  2.在数十年的发展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支持大营篮球文化建设的体育骨干,历代的大营人都十分重视农村篮球的发展,重视校园篮球活动,以学校篮球为基础,逐步将篮球与节庆风俗相结合,真正将大营篮球文化建设落到实处。  3.大营利用自身的地理位置,发展特色经济,抓住国家发展城乡一体化的契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巩固了篮球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在发展中打造自身品牌效应,给大营的篮球文化建设注入新的动力。  4.大营篮球文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有:篮球人才的培养问题、如何应对经济结构转变对篮球文化建设的冲击和宣传力度不足等问题。  5.大营篮球文化建设对我国农村篮球文化建设的启示:农村篮球文化建设的环境与城市不同,需要因地制宜,农村篮球文化建设必须紧贴生活;农村篮球文化建设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和人才储备;农村篮球文化建设需要与传统文化共同发展。
其他文献
期刊
通过管式结晶器在包钢大方坯连铸机上的应用,以及对铸坯表面质量、内部质量、外形尺寸的跟踪,认为管式结晶器对方坯的表面质量,尤其是角部冷疤有显著的改善,同时内部质量和外
期刊